排子炮的拼音、解释、组词

排子炮的简介:

pái/pǎi zǐ páo/bāo/pào
1.见"排炮"。

  • AI解释

排子炮》,这是中国军事历史中的一种火器类型,具体指的是在古代战争中使用的一种密集发射的火枪装置。这种武器通常由多支并列排列的火绳枪组成,在射击时可以同时释放大量的子弹,具有强大的压制火力和震撼力。

详细解释:

  • 结构排子炮一般是一排或多排装有枪管的木架或者铁架构成,每个枪管都有一个或多个射孔。
  • 使用方式:当触发装置被激活时(通常是通过火绳引燃),所有或部分枪管中的子弹会被同时发射出去。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在战场上制造密集的火力覆盖,用于攻城、守卫工事或是大规模战斗中的压制敌人。
  • 历史地位排子炮作为早期的一种多管齐射武器,在其时代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但相比于后来出现的连发枪械或现代火箭筒等技术手段,其技术和战术价值相对较低。

造句

  1. 在古代战争中,排子炮是攻城利器之一。
  2. 当敌军逼近时,指挥官下令使用排子炮进行猛烈反击。
  3. 这种排子炮的射击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造成巨大的杀伤力。
  4. 由于技术限制,排子炮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并不如预期理想化。
  5. 尽管排子炮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仍然是军事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发明之一。

请注意,《排子炮》作为一种历史术语,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主要出现在古代军事史的研究资料或小说、影视作品中。

分词解释

pái,pǎi

1 除去,推开:~出。~斥。~水。~外。~挤。~山倒海。~忧解难。2 摆成行列:~列。~队。~字。~印。~笔。~场。3 排成的行列:~头。前~。4 军队的编制单位,“班”的上一级。5 练习演戏:~戏。6 竹或木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木~。竹~。~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páo,bāo,pào

1 烧:~炙。~烙(lu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