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下辱的拼音、解释、组词

跨下辱的简介:

kuà xià rǔ
1.《汉书.韩信传》:"淮阴少年又侮信曰:'虽长大,好带刀剑,怯耳。'众辱信曰:'能死,刺我;不能,出跨下。'于是信孰视,俯出跨下。一市皆笑信,以为怯。"后以"跨下辱"指胸有大志的人,能屈能伸,甘受小辱。跨,通"胯"。

  • AI解释

"跨下辱"这个词语来源于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一种特定行为,常用于形容某人遭受极其屈辱的情况。在古代中国尤其是三国时期,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典故:张飞在徐州城外遇到两位自称是刘备的部下的骑兵,他凭借自己的勇猛和威势,迫使对方下马,骑在其胯下,以此来试探对方的身份与诚意。这个行为不仅显示了张飞个人的武艺和胆识,也成为了后世描述极度屈辱或侮辱的一种比喻。

然而,在现代汉语中,“跨下辱”一词更多地被用作一种贬义词汇,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所经历的极度丢脸、屈辱的经历。需要注意的是,“跨下辱”这个词在实际使用时可能会被认为带有较强的负面情绪和贬损性质,因此在正式或礼貌的语境中应谨慎使用。

以下是五个造句的例子:

  1. 小李因为工作中的一次失误,被同事们戏称为“跨下了领导”,这让他感到非常尴尬。
  2. 在这次合作谈判中,他方的行为让我们的代表颜面尽失,可以说是“被跨下了”。
  3. 为了挽回在团队中的地位和形象,他开始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不再让自己受到任何“跨下辱”的侮辱。
  4. 虽然遭受了“跨下辱”,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反而激励自己更加强大。
  5. 这次的失败让他深刻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决心要从中吸取教训,避免再发生类似的“跨下辱”事件。

分词解释

kuà

1 抬腿向前或向旁移动越过,迈过:~进。~入。~度。2 骑,两脚分在器物的两边坐着或立着:~马。小孩~着门槛。3 超过时间或地区之间的界限:~越。~年度。~国公司。4 附在旁边:~院。5 古同“胯”。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1 羞耻:羞~。耻~。2 使受到羞耻:~骂。侮~。折~。3 谦辞,表示承蒙:~承。~赐。4 玷污,辜负:~没(mò)。~命。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