茬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茬子的简介:

chá zǐ
1.农作物收割后残留在地里的根茎。

  • AI解释

茬子》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其含义和用法可能因地区或语境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茬子”一词多用于农业领域或者口语表达中,指的是植物被收割后残留的部分,或者是土地上新生长出的幼苗。下面我将提供几个与“茬子”的相关造句,并简要解释该词语的具体含义。

详细解释

  1. 农业方面的用法:指农作物收获之后留下的残余部分,如小麦、玉米等作物收割后地面上剩余的部分。
  2. 口语中的使用:有时也被用来比喻新生长出来的东西或事物。

造句示例

  1. 农民伯伯辛勤工作了一整年,秋收时节终于将稻田里的茬子清理干净了。
  2. 种植大豆后,我们要注意不要在同一个地方连续多年种植,以免豆科植物茬子成为病虫害的温床。
  3. 由于雨水充足加上良好的管理措施,这片土地上的麦茬子生长得比去年更好。
  4. 虽然今年的韭菜被割掉了好几次,但它很快就会长出新的茬子来,生命力非常顽强。
  5. 在荒地上进行植树造林时,要确保树苗能够顺利成长,避免与杂草竞争养分和水分,让新栽种的小树苗茁壮成长。

这些句子展示了“茬子”一词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更多关于词语的具体需求或疑问,请随时告知。

分词解释

chá

1 庄稼收割后余留在地里的短茎和根:~子。麦~。2 同一块田地上庄稼种植或收割的次数:头~。3 短而硬的头发、胡子:胡~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