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眉之急的拼音、解释、组词
燃眉之急的简介:
燃:烧。火烧眉毛那样紧急。形容事情非常急迫。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像火烧眉毛般紧迫。形容事态严重,情况危急。※语或出明.李开先〈亡妹卢氏妇墓志铭〉。△「当务之急」
2. ※明.李开先〈亡妹卢氏妇墓志铭〉(据《李中麓闲居集.卷七》引)予李族多此德,而妹则其尤长也。生于正德丁卯正月二十八日,……终岁勤劳,母又时脱簪珥以给日用,妹犹蔬食布衣,仅足疗饥而御寒。一日偶见枕顶绣鞋,女贾携之而出。工巧炫丽,以为他家物,何以至此?妹言︰「吾所手制,将鬻1>之以救燃眉之急。」予闻之惨怀2>,洒泪不能已。人家积女工3>以待嫁而为□奁4>,今反以贫而轻弃之乎?他年予或读书有成,幸勿有忘今日。 〔注解〕 (1) 鬻:音ㄩˋ,卖。 (2) 惨怀:伤心难过。 (3) 女工:女子所做的纺织、刺绣、缝纫等事。 (4) □奁:嫁妆。奁,音ㄌ|ㄢˊ。
3. 火烧到了眉毛,当然是相当急切的事情。所以古人常用「燃眉」或者「烧眉」来比喻急迫的情况。例如在《文献通考.卷二一.市籴二》中有一段关于「燃眉之急」的记载:北宋哲宗元祐初,司马光当上宰相之后,马上想要革除王安石变法时所遗留下来的「青苗法」、「助役法」等造成百姓生活不便的律令。对于他急著想要解除百姓困苦的作为,作者说他是「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燃眉」。在《五灯会元.卷一六.蒋山法泉禅师》篇中,也有一段关于「燃眉之急」的记载。有一天,有个僧人问大师说:「如何是急切一句?」意思是说:如何用一句话话来形容事情的急切。大师来回答说:「急切」就像「火烧眉毛」。「燃眉」、「烧眉」也可以说成「燃眉之急」、「烧眉之急」。在明代李开先为他妹妹所写的〈亡妹卢氏妇墓志铭〉里,提到自从他的父亲死后,因为家境贫困,他的母亲一年总有七八个月在乡下种田,所有家事都由他的妹妹一肩挑起。他的妹妹不但要操劳家事,而且还做手工来补贴家用。有一天,他看到一位女性商人到他家来取走一些手工非常精细的枕头套、绣花鞋。他原来还以为是别人家的东西,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些都是他妹妹巧手缝制,为自己准备的嫁妆,却为了解决家里穷困的「燃眉之急」,拿出来变卖。知道这件事后,李开先内心非常感动。另外在许多成语词典中都引了三国时代,吴国谋士张昭取笑诸葛亮的一段话。说孔明平日自比古代名相管仲、大将乐毅,可是当刘备落难,有「燃眉之急」的时候,却一点办法都没有。这段文字虽不见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却可以拿来当做「燃眉之急」的用法参考,所以附载于此。
1. 火烧眉毛般紧迫。指事态严重,危急的情况。【例】他正有燃眉之急,大家赶快想办法来帮他解决吧!
1. 像火烧眉毛般紧迫。形容事态严重,情况危急。《英烈传》第五三回:「此时正是燃眉之急,岂不用他?」《彭公案》第一三九回:「就是师父知道,我是为燃眉之急,他二老也难怪我。」也作「烧眉之急」。
《燃眉之急》是一个成语,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词语形象地描述了一种非常紧急、迫切的需求或困境。
详细解释:
- 字面意义:“燃”指火燃烧,“眉”代指眉毛,即眉毛上;“急”则是急需的意思。
- 引申含义:比喻事情非常紧迫、刻不容缓,急需解决的问题。通常用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急需获得帮助或资源的情况。
造句:
- 这场火灾来得太突然了,救火队员们正忙于应对燃眉之急。
- 我们公司的财务状况到了燃眉之急的地步,必须马上寻找新的投资。
- 疫情期间的生活物资供应不足,各地政府都全力保障物资供应,解决燃眉之急。
- 老王失业已经一个月了,现在家里的经济问题成了燃眉之急。
- 由于长时间没有下过雨,农田出现干涸情况,村民们正急于寻找水源解决问题,这成了当地的燃眉之急。
这些句子中,“燃眉之急”被用来形容各种紧急状况下的迫切需求。希望这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rán
1 烧起火焰:自~。~料。~烧。~点。~眉之急。2 引火点着:点~。~灯。méi
1 眼上额下的毛:~毛。~宇(两眉上面的地方)。~心。~目。~寿(长寿)。~睫。扬~吐气。2 书页上端的空白:书~。~批。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jí
1 焦燥:~燥。着~。焦~。2 气恼,发怒:~眼。3 使着急:这件事真~人。4 匆促:~促。~功近利(急于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5 迅速,又快又猛:~流。~进。~先锋。~风暴雨。6 迫切,要紧:~切。~诊。~事。7 严重:告~。8 对大家的事情或别人的困难尽快帮助:~人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