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籍的拼音、解释、组词
市籍的简介:
shì jí
1.商贾的户籍。秦汉时施行"重农抑商"政策,凡在籍的商贾及其子孙,与罪吏﹑亡命等同样看待,都要服役。汉时又规定凡有市籍的商贾不得坐车和穿丝绸衣服,其子孙不得做官。
1.商贾的户籍。秦汉时施行"重农抑商"政策,凡在籍的商贾及其子孙,与罪吏﹑亡命等同样看待,都要服役。汉时又规定凡有市籍的商贾不得坐车和穿丝绸衣服,其子孙不得做官。
- AI解释
《市籍》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出现,指的是户籍登记于某个城市的人。"市"通常指城镇或市区,“籍”则是指记录、记载的意思,在这里特指人口和财产的登记册。
详细解释: - 市籍制度:是指古时政府对居民进行管理和征税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将人户分类为城乡两种形式(主要是依据居住地),来区别管理。 - 用途:用于统计城市的人口、物资等信息,便于实施赋税征收和城市管理,也是了解城市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状况的重要途径。
造句示例:
- 由于战乱,许多原本拥有市籍的居民被迫迁移到了农村地区。
- 在古代中国,官员们常常依据《市籍》来核实人口信息,并据此征税、征兵。
- 研究历史学者通过分析某城市《市籍》记录的变化,能够了解该地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
- 《市籍》不仅记载了居民的基本信息,还涉及到土地和房产的归属问题。
- 市籍制度在古代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分词解释
市
shì
1 做买卖或做买卖的地方:开~。菜~。~井(街,市场)。~曹。~侩(旧指买卖的中间人、唯利是图的奸商;现泛指贪图私利的人)。2 买:~义。~恩(买好,讨好)。3 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工商业、文化发达的地方:城~。都(dū)~。~镇。4 一种行政区划,有中央直辖和省(自治区)辖等:北京~。南京~。5 中国人民习惯使用的度量衡单位:~制。~尺。~斤。
籍
jí
1 书,书册:古~。书~。经~。典~。2 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隶属关系:~贯。户~。国~。学~。3 登记:~没(mò)。~吏民。4 征收:~田。5 〔~~〕❶形容纷扰很大;❷形容名声很大;❸形容纵横交错的样子。6 古代各种捐税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