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蹲儿的拼音、解释、组词

屁股蹲儿的简介:

pì gǔ dūn ér/er
1.方言。屁股着地,但未倒下的姿态。

  • AI解释

词语“屁股蹲儿”是北京方言中的一种口语表达,主要用于儿童或某些特定语境下。它指的是一个人坐在地上时的姿态,即臀部离开脚后跟,呈坐姿但两腿着地的状态。这种姿势通常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在儿童游戏中尤为常见。

详细解释:

  1. 姿势描述屁股蹲儿是一种典型的坐姿,区别于正式的坐法(如盘腿而坐或双腿并拢坐下),在这种姿势中,臀部离地面有一定距离。
  2. 使用场景:在北方的一些方言地区,“屁股蹲儿”常被用来形容儿童玩耍时的姿态。这种姿势不仅形象生动,还能体现一种童真趣味。
  3. 文化背景:这个词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儿童的亲切称呼和描述方式,具有一定的地域色彩。

造句:

  1. 小朋友在公园里玩得不亦乐乎,有的坐在长椅上,有的屁股蹲儿地在地上画画。
  2. 妈妈教儿子学习如何正确坐凳子时说:“不要总是屁股蹲儿着,这样对身体不好。”
  3. 在学校的操场上,同学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有的在讨论问题,有的则干脆屁股蹲儿地坐在地上休息。
  4. 为了方便孩子们玩耍和游戏,幼儿园的地面都铺上了软垫子,让小朋友们可以放心地屁股蹲儿
  5. 每到周末,爷爷总是带着孙子们到社区活动中心参加户外活动,其中就包括了让大家练习各种游戏姿势,比如倒立、双手撑地等,还包括屁股蹲儿这种轻松自在的坐姿。

分词解释

1 从肛门排出的臭气:~滚尿流。2 小,没有作用:顶个~。3 胡说,没有道理的话:这简直是~话。

1 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骨。~肱(亦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2 事物的分支或一部分(①资金的一份,如“~份”,“~东”,“~票”;②机关团体中的一个部门;③其他,如“钗~”,“八~文”)。3 中国古代称不等腰三角形构成直角的较长的边。4 量词(①指成条的,如“七~大水”;②指气味,如“一~香味”;③指力气,如“拧成一~劲”;④批、部分,如“一小~敌军”)。

dūn

1 两腿尽量弯曲,像坐的样子,但臀部不着地:~下。~伏。~踞。~腿。2 〔~苗〕在一定时期内控制施肥和灌水,进行中耕和镇压,使幼苗根部下扎,生长健壮,防止多余茎叶生长。3 喻呆着或闲居:~膘。~窝。~班房(坐牢)。

ér

1 小孩子:婴~。~戏。2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女情。3 儿子,男孩子:~子。生~育女。4 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5 助詞:❶多用作名词后缀。❷用于形容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