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省的拼音、解释、组词
察哈尔省的简介:
chá hā ěr shěng
旧省名。1914年设察哈尔特别区,1928年改设省。1952年撤销,并入河北省和山西省。
旧省名。1914年设察哈尔特别区,1928年改设省。1952年撤销,并入河北省和山西省。
- AI解释
《察哈尔省》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北部,它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撤销。从地理和历史的角度来看,它的存在反映了特定时期的行政建制变化。
详细解释:
- 名称由来:其名称来源于当地的一个族群“察哈尔部”,清朝时该部是八旗之一。
- 地理位置:历史上主要位于今天的河北、山西、内蒙古及辽宁交界地区,地跨长城内外。
- 设立与撤销:1928年,国民政府为了统一管理北方的边疆事务,在蒙古自治政府的支持下设立了察哈尔特别行政区。随后在1930年代初期正式成立了察哈尔省。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地方行政建制的调整,察哈尔省被并入了其他省份。
造句:
- “虽然现在的地图上已经找不到‘察哈尔省’这个名称,但它的历史记忆仍然深刻地影响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 在研究近代中国历史时,学者们常常会提到“察哈尔特别行政区”和后来的“察哈尔省”,这些都是理解当时政治格局的重要线索。
- “察哈尔省的设立标志着国民政府在边疆治理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但其最终的命运也预示了这一时期许多地区政局的不稳定。”
- 作家在创作时可能会将故事背景设定为“察哈尔省”,以此来展示20世纪初中国北方的社会风貌。
- “尽管‘察哈尔省’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它的设立和撤销仍然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以及地方行政建制的变化过程。”
以上造句旨在从不同角度描绘《察哈尔省》这一概念及其在历史背景中的重要性。请注意,“察哈尔省”作为一个具体的省级行政区名目前已不再使用,上述句子更多地用于历史或文学创作中提及该地区的情况。
分词解释
察
chá
1 仔细看,调查研究:~看。~核。观~。考~(➊实地观察调查,如“科学~~”;➋细致深刻地观察,如“科学研究要勤于~~和思考”)。~觉。~访。~勘。~探。明~秋毫(“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喻为人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清楚)。
哈
hā,hǎ,hà
1 张口呼气:~欠。~一口气。2 象声词,形容笑声:~~大笑。打~~(开玩笑)。3 伛,弯:~腰(稍微弯腰)。
尔
ěr
1 你,你的:~父。~辈。~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曹(你们这些人)。~虞我诈。2 如此:偶~。不过~~。3 那,其(指时间):~时。~后。4 而已,罢了(亦作“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5 词尾,相当于“地”、“然”:卓~。率~(轻易地)。
省
shěng,xǐng
1 地方行政区域:~份。~会。2 节约,不费:~钱。~事。~吃俭用。3 简易,减免:~略。~称。~写。4 中国古官署名:中书~(①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②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门下~。秘书~。5 古代称王宫禁地:~中。~闼(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