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服的拼音、解释、组词

寒服的简介:

hán fú/fù
1.御寒的衣服。

  • AI解释

词语“寒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冬季穿的衣服或指用于冬季的衣物。它源于中国古代,是古人对于季节更替时穿着不同衣物的一种称呼方式。“寒服”强调的是与寒冷气候相适应的衣物,通常意味着保暖性强、厚重感较高的衣服。

详细解释

  1. 历史背景:“寒服”的概念在古代中国尤为常见,反映了古人在季节变换时对服饰选择和穿戴的关注。古人根据天气的变化来调整衣着,以保持身体温暖。
  2. 材质与设计:通常而言,“寒服”会选用较厚实的材料如毛料、棉布等,设计上注重保暖性,例如宽大的袖口和领子可以更好地防止冷风侵入。某些情况下,还会加入一些装饰元素来提升外观,但主要以实用为重。
  3. 文化意义:“寒服”也是古代文人雅士笔下的常见词汇,常被用来表达对寒冷天气的感慨或是作为文学创作中的意象。

造句

  1. 古代君王常常在冬至这一天赐予臣子“寒服”,以示恩宠。
  2. 在那个年代,人们都会准备足够的“寒服”来度过漫长而严寒的冬季。
  3. 即使到了现代,“寒服”的概念依然存在,只是换作了羽绒服、棉衣等更为现代化的选择。
  4. 诗人经常在诗中提到“寒服”,以此来表达对冬日寒冷天气的感受。
  5. 每逢年末岁初,商家都会推出各式各样的新款“寒服”以吸引顾客。

这些句子旨在展示“寒服”的使用场景和文化背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hán

1 冷,与“暑”相对:~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2 害怕:~心。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fú,fù

1 衣裳:~装。制~。2 穿衣裳:~丧。~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3 作,担任:~务。~刑。~兵役。4 顺从:信~。佩~。降(xiáng )~。~辩(旧指认罪书)。~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5 习惯,适应:不~水土。6 吃(药):内~。7 乘,用:~牛乘(chéng )马。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