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工资的拼音、解释、组词

实物工资的简介:

shí wù gōng zī
“货币工资”的对称。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工资。盛行于资本主义初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淘汰。

  • AI解释

实物工资》这一概念在现代经济学和劳动关系中并不常见,但它可以从历史或特定文化背景下进行理解。通常,“实物工资”指的是雇主以实物形式支付给员工报酬的一种制度,在某些特定时期或者特殊情况下,比如古代或某些偏远地区,这种形式较为普遍。这种方式下,劳动者所获得的不是货币而是实际可以使用的产品作为薪酬。

例如,一些古代农民在封建社会中可能因为没有足够的货币购买生活必需品,而直接以粮食、布匹等实物来支付工资;或者在战时或资源匮乏时期,雇主为了节省货币流通或维持员工基本生活需求,也会采取实物形式发放工资。这种做法减少了对货币的依赖和流通中的不便。

以下是五个包含“实物工资”的句子:

  1. 在经济极度不景气的年代,企业开始考虑采用实物工资的方式,用公司生产的商品来支付员工薪水。
  2. 为了促进本地消费并支持小企业,某些城市倡导实施实物工资计划,在这种模式下,雇主可以用自家产品替代现金支付给员工。
  3. 历史上,一些海盗采取实物工资的制度,他们将掠夺来的金银财宝直接分发给自己船上的成员。
  4. 在古代中国的一些地方性经济中,农民常常通过收取粮食或布匹作为自己的“工资”来维持生计。
  5. 为了应对通货膨胀问题,一些国家尝试引入实物货币(如米、油等实物形式的货币)以替代传统现金支付系统中的实物工资制度。

分词解释

shí

1 充满:~心。充~。虚~。2 符合客观情况,真,真诚:~话。~惠。~际(真实情况)。~践(实行;履行)。~体。~情。~施。~数。~事求是。名~相符。3 植物结的果:果~。开花结~。4 富足:殷~。富~。

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2 内容,实质:言之有~。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gōng

1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人。~人阶级。~农联盟。2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业。~业革命。3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作。~厂。竣~。4 工作量:记~。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5 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儿。~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力。6 细致,精巧:~巧。~整。~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7 〔~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8 善于,长于:~书善画。~于心计。

1 财物,钱财:~源。物~。~财。~金。~费。~料。工~。川~(路费)。2 经营工商业的本钱和财产:~本。外~。独~。合~。~方。3 供给,帮助:~助。~送。~敌。可~借鉴。4 智慧能力:~质。天~。5 出身和经历:~格。~历。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