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杂剧的拼音、解释、组词

宋杂剧的简介:

sòng zá jù
宋代各种歌舞、杂戏的统称。也是中国戏曲的最早形式。金元时称为院本。演出时先演一节由五个脚色出场的小歌舞,称为“艳段”;再演“正杂剧”,内容或是一段滑稽戏,或是以大曲曲调演唱故事。南宋吴自牧《武林旧事》载有“官本杂剧”剧名二百八十个。

  • AI解释

《宋杂剧》是对宋代的一种戏剧形式的统称,它是一种综合了音乐、歌唱、表演等多种艺术元素的传统戏曲类型。宋杂剧起源于唐代参军戏,到了宋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完善,在演出形式和内容上都丰富多样。

宋杂剧的特点:

  1. 结构复杂:通常由多个小段落组成,每个小段落称为“出”,整个剧目通过这些“出”来构建剧情。
  2. 角色丰富:有正末、副净、孤生等不同角色类型。
  3. 内容广泛:既有历史故事也有民间传说,题材多样。
  4. 形式活泼:不仅注重剧本的文学性,还重视表演的艺术性和互动性。

造句:

  1. 在古代戏剧研究中,《宋杂剧》是一个重要的章节。
  2. 研究《宋杂剧》,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3. 虽然现代我们已经无法直接观看宋代的原版《宋杂剧》,但通过文献资料,依然可以窥见其辉煌与魅力。
  4. 《宋杂剧》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
  5. 演出《宋杂剧》不仅是一种艺术传承,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和保护。

通过这些造句的使用,《宋杂剧》的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下得到了展示。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个词语以及它所代表的文化遗产。

分词解释

sòng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一带。2 中国朝代名:南~。~代。~词。3 响度单位,一宋约相当于人耳刚能听到的声音响度的一千倍,等于1000毫宋。4 姓。

1 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乱。~沓。~感。~志。~货。~居。~务。~品。错综复~。私心~念。2 混合:夹~。混~。~交。

1 厉害,猛烈,迅速:~变。~痛。~烈。~毒。加~。2 文艺的一种形式,作家把一定的主题编出来,利用舞台由演员化装演出:戏~。~本。~情。~种。~院。~坛。京~。话~。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