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之见的拼音、解释、组词

儿童之见的简介:

ér tóng zhī jiàn
比喻幼稚无知的言论。

  • AI解释

关于您提到的“儿童之见”,这个词汇并非一个标准的汉语成语或固定搭配,但从字面上理解,“儿童之见”可以被解读为“儿童的观点或看法”。它强调的是儿童的认知特点、观察方式或者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角度。通常,在这一概念中,会带有一些对成人来说显得幼稚或不成熟的看法。

详细解释:

  • 词语构成:“儿童”指未成年人,通常是还未经历成年社会复杂性的人;“之见”可以理解为个人的观点或见解。
  • 含义拓展:这个词汇更多地用于描述儿童在认知、感受或者评价事物时表现出的独特视角。这些观点往往未经深度思考,可能带有直觉和感性的成分。

造句:

  1. 在设计新玩具之前,设计师们听取了孩子们的意见,试图从“儿童之见”中找到灵感。
  2. 尽管儿童之见有时显得天真或简单,但他们对世界的感知却是宝贵的资源。
  3. 教育专家表示,了解儿童之见有助于大人更好地引导和支持孩子的成长过程。
  4. 在家庭讨论中,父母鼓励孩子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儿童之见”,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 艺术家从儿童之见出发,创作了一系列富有童趣的作品,展现了纯真的世界。

这些句子旨在展示在不同情境下,“儿童之见”如何被运用,并强调其独特价值。

分词解释

ér

1 小孩子:婴~。~戏。2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女情。3 儿子,男孩子:~子。生~育女。4 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5 助詞:❶多用作名词后缀。❷用于形容词后。

tóng

1 小孩子:儿~。~工。~谣。~话。~心。~趣。~真。2 旧时未成年的仆人:书~儿。3 没有结婚的:~男。~女。~贞。4 未长成的:~牛(没长角的小牛)。5 秃:~山。头~(喻人秃顶,如“~~齿豁”)。6 古同“瞳”,瞳孔。7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jiàn,xiàn

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2 接触,遇到:怕~风。~习。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5 会晤:会~。接~。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