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各有头,债各有主的拼音、解释、组词

冤各有头,债各有主的简介:

yuān gè yǒu tóu,zhai gè yǒu zhǔ
比喻处理事情必寻负主要责任的人。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谚语)报仇讨债要找准对象,不牵累他人。比喻处理事情要找主要负责的人。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我虽是个翦径的出身,却也晓得冤各有头,债各有主。每日间只是吓骗人东西,将来过日子。水浒传˙第二十六回:武松将起双袖,握著尖刀,对何九叔道:小子粗疏,还晓得冤各有头,债各有主。你休惊怕。亦作冤有头,债有主。

1. (谚语)报仇讨债要找准对象,不牵累他人。比喻处理事情要找主要负责的人。《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我虽是个翦径的出身,却也晓得冤各有头,债各有主。每日间只是吓骗人东西,将来过日子。」《水浒传》第二六回:「武松将起双袖,握著尖刀,对何九叔道:『小子粗疏,还晓得「冤各有头,债各有主」。你休惊怕。』」也作「冤有头,债有主」。

冤各有头,债各有主》这句俗语的意思是:无论遇到了什么不公或纠纷,最终都有明确的责任方和解决途径。它强调的是公正性以及事件背后存在的责任归属。这句话常用来安慰人或劝诫人在遇到困难时不要过分纠结于不公待遇,而是相信事情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造句:

  1. 面对公司的裁员风波,虽然大家心里都有些憋屈,但张经理提醒我们:“冤各有头,债各有主”,让我们要保持乐观态度,寻找更好的机会。
  2. 尽管小王和李四之间闹得不可开交,最终法院裁决明确责任方后,他俩都表示:“冤各有头,债各有主”,接受现实,放下过去。
  3. 李老板虽然遭遇了财务危机,但他坚信:“冤各有头,债各有主”。通过合理规划与调整,他的企业逐渐恢复了生机。
  4. 当朋友小刘因为一件误会感到不满时,我安慰他说:“冤各有头,债各有主”,希望他能够冷静思考并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
  5. 在处理小区业主和物业之间的矛盾时,社区工作人员引用了这句俗语:“冤各有头,债各有主”。通过沟通协商,最终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这些句子展示了这句话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方式及它给人们带来的积极影响。

分词解释

yuān

1 屈枉,无故受到指责或处分:~枉。~屈。~案。~狱。~愤。伸~。鸣~叫屈。2 仇恨:~头。~家。~孽。3 欺骗:不许~人。4 吃亏,上当:~大头。花~钱。

gè,gě

1 每个,彼此不同:~别。~得其所。~尽所能。~有千秋。~自为政。

yǒu,yòu

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5 表示大、多:~学问。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zhài

欠负的钱财:借~。欠~。还~。公~。外~。内~。~户。~主。~权。~券。~台高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