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衣的拼音、解释、组词

僧衣的简介:

sēng yī/yì
1.僧人穿的衣服,又名袈裟。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僧人所穿的衣服。唐.綦毋潜〈过融上人兰若〉诗:「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词语详解

僧衣

  1. 定义: 指和尚所穿的衣服,也称作“袈裟”、“法衣”,是佛教僧侣的传统服饰。
  2. 历史背景: 僧衣在古代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记载,在东汉时期,印度僧人来华传教时,就带来了这种特殊的衣服。后来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僧衣成为了中国化的一种重要标志。
  3. 特点:
  4. 通常采用宽松式的剪裁设计,便于僧侣在寺庙内的日常活动如坐禅、走路等。
  5. 颜色多为素净的深蓝、灰色或黑色,象征着佛教徒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和超脱。
  6. 在一些重要的仪式中,还会使用特殊的装饰品或者绣制吉祥图案来增添庄重感。

  7. 文化意义: 僧衣不仅是日常穿着所需,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与宗教意义。它代表了僧侣的出家身份以及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实践。

造句

  1. 在古代寺庙中,每个和尚都必须按规穿着统一的僧衣。
  2. 这位年老的高僧身上披着一袭破旧的僧衣,看上去十分安详。
  3. 现在许多寺院已经不再严格要求僧侣们穿传统僧衣了,但依然保持其象征意义。
  4. 通过学习如何制作传统的僧衣,我们更好地理解了佛教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5. 每次参拜寺庙时,我都会注意观察那些穿着整齐的僧衣的大师们。

以上是对“僧衣”这一词语的理解和应用示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sēng

1 佛教指出家修行的人,梵语“僧伽”的简称:~侣。~尼。~人。~众。~俗。高~。

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服。~着(zhuó)。~冠。~架。~锦还(huān)乡。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糖~。肠~。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