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意的拼音、解释、组词

克意的简介:

kè yì
1.刻意,专心。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专心。唐.李商隐〈樊南乙集序〉:「三年以来,丧失家道,平居忽忽不乐,始克意事佛。」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僧灵一》:「自齐梁以来,道人为文者多矣,少有入其流。一公乃能克意精妙,与士大夫更唱递和,不其伟与。」也作「刻意」。

克意》这个词在汉语中较为少见,通常单独使用较少。然而,在一些古代文献或特殊语境下,“克”和“意”可以组合起来理解为克制某种念头、意愿或行为的意思。这里我们可以推测出一个大致的解释:“克意”可能指的是克服个人意志上的软弱或者不良冲动,是一种自我约束的精神状态。

详细解释:

  1. :在这里主要指控制、克制。
  2. :指的是人的想法、欲望、意图等。
  3. 合起来,“克意”可以理解为“克服自己的意愿或欲望”,强调的是个人在面对诱惑时保持清醒和自制力。

五个造句:

  1.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他克意每天坚持背诵50个单词。
  2. 虽然他很想吃甜食,但他还是克意地选择了一份水果沙拉来代替。
  3. 克意练习书法五年后,他的字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改善。
  4. 为了减肥成功,她克意控制自己的饮食量,并且增加了每天的运动时间。
  5. 虽然游戏很有吸引力,他仍能克意集中精力完成重要的工作。

请注意,由于“克意”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上述解释及造句可能带有推测性质。在实际应用中,更多情况下会使用如“克制自己”、“克服自己的欲望”等表达方式来替代“克意”。

分词解释

1 能够:~勤~俭。2 战胜,攻下:攻~。~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3 制伏:~服。~制。~己奉公。以柔~刚。4 严格限定:~日。~期。~扣。5 消化:~食。6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7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1 心思:~思。~见。~义。~味。~念。~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同~。~在笔先。~在言外。2 心愿,愿望:~愿。愿~。~向。~图。~皆。好~。“醉翁之~不在酒”。3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春~。诗~。惬~。情~。~境。4 料想,猜想:~料。~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