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麻的拼音、解释、组词
丝麻的简介:
sī má
1.丝与麻。 2.用以比喻头绪纷繁。 3.治丝绩麻。旧指女工之事。
1.丝与麻。 2.用以比喻头绪纷繁。 3.治丝绩麻。旧指女工之事。
- AI解释
词语解析:丝麻
丝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通常不直接作为一个单独的词汇使用,而是由两个部分构成:“丝”和“麻”。这两个字分别代表了两种天然纤维材料。从语义上讲,“丝麻”可以理解为:
- 丝:指蚕丝或丝绸,是一种非常细腻、柔软且具有光泽度的天然纤维。
- 麻:指的是大麻或亚麻等植物纤维,这种材料通常较为粗犷和耐用。
因此,当把“丝麻”放在一起时,往往是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纤维材料或者用这两种材质制成的衣物或其他纺织品。在古代文献中,“丝麻”有时也被用来泛指各种天然纤维材料。
造句
- 这身衣裳是由纯丝麻织成的,既舒适又显得高贵大方。
-
这句话描述了一件质地优良、穿着舒适的服装,强调了其材质的特点和给人带来的良好感觉。
-
古代的纺织技术已经能将丝麻混纺,制造出多种多样的布料。
-
该句介绍了古代制衣技术的发展情况,提到通过混合使用不同纤维材料可以创造更多样化的面料。
-
这件旗袍采用的是上等丝绸和优质亚麻丝麻相间织成的锦缎,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
-
这句话描述了一件具有独特风格的服装,突出了其材质的独特性与设计的艺术感。
-
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尝试将丝麻混纺以获得更好的布料效果。
-
该句反映了中国早期纺织工艺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革新,展示了人们对于材料创新的努力。
-
这双鞋子的鞋面是选用优质丝麻手工缝制而成,非常有质感和舒适度。
- 这句话描述了一双手工制作的鞋品,强调了其材质选择及其带来的触感与穿着体验。
以上句子都体现了“丝麻”这种天然纤维材料在古代及现代的应用场景中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以及其给人带来的优质体验。
分词解释
丝
sī
1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绸。缂(kè)~(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2 像丝的东西:铁~。菌~。肉~。游~。3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4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一~不差。 一~笑容。5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愁~。6 指弦乐器:~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麻
má
1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布。~衣。~袋。~绳。~纺。2 指“芝麻”:~酱。~油。3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了。4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痹。~醉。~木不仁。5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子。6 带细碎斑点的:~雀。~蝇。7 喻纷乱:~乱。~沸。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