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体的拼音、解释、组词
事体的简介:
shì tǐ/tī/bèn
1.事理;道理。 2.体制;体统。 3.事情;情况。 4.指形体。 5.犹职业,工作。
1.事理;道理。 2.体制;体统。 3.事情;情况。 4.指形体。 5.犹职业,工作。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事情的体统。《后汉书.卷四四.胡广传》:「性温柔谨素,常逊言恭色。练达事体,明解朝章。」《西游记》第二五回:「你这个童儿,年幼不知事体,就来乱骂,白口咀咒,枉赖了我们也。」
2. 事情。《儒林外史》第五○回:「问道:『凤四哥,事体怎么样了?』」《老残游记》第五回:「他父亲已到衙门里头求师爷去了,吴氏便知事体不好,立刻叫人把三班头儿请来。」
《事体》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为少见,它主要指的是事情、事务或者事项。这个词常常被用于旧式的书面语或口语中,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下也可能会用到。
详细解释:
- 基本含义:指待处理的事情或事件。
- 用法特点:通常用来描述需要讨论、解决的具体问题,或者是一些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重要事务。它多用于较为正式或书面的场合中。
示例造句:
- 这次会议主要是商议关于公司运营中的重要事体。
- 请你尽快处理这封信件所提及的事体。
- 我们的团队今天主要讨论了几个重要事体,包括市场拓展和人员培训。
- 家里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妈妈说这是当前最要紧的事体。
- 对于学校即将举办的文化节活动,我们需要明确每个环节的具体事体安排。
这些造句展示了“事体”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汉语中,“事情”这个词更为常见和广泛使用,而“事体”则更多出现在某些特定的书面表达或传统语言环境中。
分词解释
事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2 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3 职业: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不~生产。无所~事。7 服侍:~父母。
体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