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之志的拼音、解释、组词

松柏之志的简介:

sōng bǎi zhī zhì
指坚贞不移的志节。

  • AI解释

松柏之志》是古代中国文化和文学中常被引用的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坚贞不屈、忠诚守信、持久不变的精神品质。松树和柏树在自然环境中通常具有耐寒抗旱的特点,在古文中往往象征着坚强和长寿的意象。因此,“松柏之志”寓意着一个人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能保持坚定如初的决心与毅力。

详细解释

  • :常绿乔木,象征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 :常指柏树,具有长青的特点,象征长寿和永恒不变的精神品质。
  • 之志:这里的“之”用作助词连接前后部分,“志”指的是意志、志向或精神状态。

结合上述含义,“松柏之志”比喻个人或团队拥有像松柏那样的坚韧不拔的品格,在任何困境中都能保持内心的坚定和信念,象征着高尚的精神品质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造句

  1. 李先生面对逆境毫不退缩,他的精神就如《松柏之志》一样坚强。
  2. 我们应该像松柏一样,即使在严寒中也要挺立不倒,坚守自己的原则。
  3. 虽然面临重重困难,但这位企业家始终保持着《松柏之志》,最终实现了目标。
  4.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保持《松柏之志》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更高。
  5. 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松柏之志》将帮助我们在逆境中找到前行的力量。

分词解释

sōng

1 种子植物的一属,一般为常绿乔木,脂可提取松香或松节油等。种子可榨油和食用:~针。~脂。~香。~子。2 稀散,不紧密,不靠拢,与“紧”相对:捆得太~。土质~软。3 宽,不紧张,不严格:规矩太~。~懈。4 放开:~手。~绑。~心。5 用瘦肉做成的茸毛或碎末形的食品:肉~。鱼~。6 姓。

bǎi,bó,bò

1 常绿乔木,叶鳞片状,结球果,有“扁柏”、“侧柏”、“圆柏”、“罗汉柏”等多种。木质坚硬,纹理致密。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露(柏树上的露水,据说用以洗眼,有明目的作用)。2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zhì

1 意向:~愿。~气。~趣(志向和兴趣)。~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学。2 记在心里:~喜。~哀。永~不忘。3 记载的文字:杂~。~怪(记载怪异的事)。4 记号:标~。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子。用碗~~。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