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冰的拼音、解释、组词

卧冰的简介:

wò bīng
1.见"卧冰求鲤"。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卧在冰上。为晋代孝子王祥的故事。王祥事继母笃孝,母病欲食鱼,时值寒冬,水冻,祥解衣将剖冰求鱼,冰忽自解,得双鲤。见《晋书.卷三三.王祥传》。《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就是卧冰哭竹扇枕温衾,也难报答万一。」

《卧冰》一词并非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典故,但从字面理解来看,“卧”意味着躺下或者睡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冰”则指代了结成冰的地方。综合这两个字的意思,《卧冰》可能指的是一个人(通常是古代的圣贤人物)为了某种目的或精神追求而躺在结冰的地方。但更准确的理解和应用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典故或故事。

在古代中国的文献记载中,有一个关于“卧冰”的故事与晋代的孝子王祥有关。据《二十四孝图》记载,王祥居住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为了能让继母喝到热汤,他决定以自己的身体温暖结冰的水面,希望水面能融化形成一个热水盆。于是他赤身裸体地躺在冰上,并且整夜未移位置。最终,水在王祥身体的热度作用下慢慢融化,形成了温热的汤水。

根据这个故事,可以理解《卧冰》更确切的意思为:在寒冬时节,王祥为了孝顺继母而睡在结冰的河面上以求得热水的故事,体现了极高的孝道精神。

造句

  1. 这个关于王祥卧冰的故事,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古代孝子对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
  2. 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改善了许多,但我们仍应该学习王祥这种无私和孝顺的精神。
  3. 王祥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孝心,才是最真挚的。
  4. 在当今社会中推广这样的传统美德故事《卧冰》,有助于增强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5. 为了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他每天都在寒风刺骨的户外工作,这种精神就像王祥卧冰一样令人敬佩。

分词解释

1 睡倒,躺或趴:~倒。~铺。~室。~底(埋伏下来做内应,如“~~传中”)。~槽。~龙(喻隐居或尚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薪尝胆(形容刻苦自励,志图恢复)。藏龙~虎(喻潜藏着人才)。2 把去壳的鸡蛋放到开水里煮:~个鸡子儿。

bīng

1 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块。~凌。~箱。~窖。~雕。~封。~球。~镇。~释(像冰一样融化,喻嫌隙、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淇淋。2 结晶成固体,呈结晶形的:~糖。~晶石。3 使人感到寒冷:~手~脚。4 用冰贴近东西使其变凉:把汽水~上。5 洁白明彻:~绡。~心。~清玉洁。~肌玉骨(a.形容妇女的皮肤;b.形容梅花的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