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之无甚高论的拼音、解释、组词

卑之无甚高论的简介:

bēi zhī wú shèn gāo lùn
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 AI解释

词语《卑之无甚高论》出自《晋书·王濛传》,原句为:“王濛言事,以简要见称。或问曰:‘何故不广其旨?’答曰:‘卑之无甚高论。’”这句话的意思是,王濛讲话的时候,以简洁明了著称。有人问他为什么讲的内容不多,王濛回答说:“卑之无甚高论。”

这里的“卑之无甚高论”,可以理解为说话做事要谦逊低调、不夸大其词,不必过分强调或夸张自己的观点和成就。这通常用于形容人们在表达意见时,采取一种较为谨慎、平实的态度。

下面是五个使用该词语的造句:

  1. 小王一直以“卑之无甚高论”的态度与同事相处,大家都很欣赏他的谦逊。
  2. 在团队讨论会上,李经理建议大家发言都要尽量做到“卑之无甚高论”,不要盲目夸耀自己。
  3. 他总是以“卑之无甚高论”为处事原则,对待问题从不傲慢自大,令人敬佩。
  4. 对于这个项目,我们应该秉持“卑之无甚高论”的态度去稳步推进,避免过早定论。
  5.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应当遵守“卑之无甚高论”的原则,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沟通。

分词解释

bēi

1 低下,低劣:~鄙。~下。~劣。~微。~怯。~恭。地势~湿。~以自牧(保持谦虚的态度以提高自己的修养)。2 古同“俾”,使。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1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shèn,shén

1 很,极:~好。~快。2 超过:日~一日。3 方言,什么:~事?4 表示进一层的意思:~至。~或。

gāo

1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峰。~空。~踞。~原。~耸。~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瞻远瞩。2 高度:他身~一米八。3 等级在上的:~级。~考。4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质量。~消费。~价。~档。~手。~能物理。5 声音响亮:引吭~歌。6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就。~论。~寿。~堂。~徒。7 热烈、盛大:~昂。兴~采烈。8 显贵,道德水平高:崇~。清~。~风亮节。~尚。~雅。~洁。9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祖。10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11 姓。

lùn,lún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专~。社~。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4 看待:一概而~。5 衡量,评定:~罪。~功行赏。6 按照:~件。~资排辈。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