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死的拼音、解释、组词
判死的简介:
pàn sǐ
1.犹拼死。
1.犹拼死。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拚命。唐.元稹〈采珠行〉:「海波无底珠沉海,采珠之人判死采。」
《判死》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对某人判处死刑或宣告死刑的意思。其中,“判”是判决、判定之意,而“死”在此处特指法律上的死刑。
详细解释:
- 词义:在法律语境下使用时,《判死》指法院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裁定某人应受死刑的惩罚。
- 用法:通常用于正式文件或法庭判决中,表明对被告人的最终处理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法治社会里,“死刑”是最后一个选项,仅在特定严重犯罪的情况下适用。
造句:
- 法院经过长期审理后,作出了《判死》的决定。
- 在中国现行法律体系下,《判死》已成为极为罕见的判决形式之一。
- 被告人在辩护律师的帮助下,成功避免了《判死》的命运。
- 因为是初犯且情节较轻,最终并没有被判《死》,而是缓刑五年。
- 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法官在审理案件时需要谨慎对待每一例可能涉及《判死》的判决。
分词解释
判
pàn
1 区别,分辨,断定:~明。~辨。~据。~读(利用已知的视觉信息符号来判断新获得的视觉信息的含义)。~断。2 分开,截然不同:~然。~若两人。~若鸿沟。3 评定:裁~。谈~。~卷子。4 司法机关对案件的裁决:~词。~决。~案。5 古代官名:通~。~官(中国唐、宋两代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传说中借指阎王手下管生死簿的官)。
死
sǐ
1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亡。~讯。~刑。~囚。~棋。~地。生离~别。~有余辜。2 不顾生命:~志(牺牲生命的决心)。~士(敢死的武士)。~战。3 固执,坚持到底:~心塌地。~卖力气。4 无知觉:睡得~。5 不活动,不灵活:~结。~理。~板。6 不通达:~胡同。~路一条。7 过时,失去作用:~文字。8 极,甚: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