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生九死的拼音、解释、组词
十生九死的简介:
shí shēng jiǔ sǐ
形容历尽艰险。
形容历尽艰险。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九死一生」。见「九死一生」条。
2. 此处所列为「九死一生」之典源,提供参考。 ※《六臣注文选.屈原.离骚》唐.刘良.注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刘)良曰:「九,数之极也。言忠信贞洁,我心所善1>,以此遇害,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 〔注解〕 (1) 善:喜好、喜爱。
3. 此处所列为「九死一生」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屈原(西元前343∼?),名平,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曾做左徒、三闾大夫,怀王时,遭靳尚等人毁谤,被放逐于汉北,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谮言而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汩罗江而死。楚怀王时,屈原因谗言被疏,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表明爱国心志。全文词采雅丽,为一长篇韵文,对后代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其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二句,意思是说楚怀王不了解屈原为了忠君爱国,死守善道,即使历经多次近于死亡之险境也不后悔的一片赤诚,反而听信谗言疏远他,但还是不放弃自己的理想,绝不与奸佞之徒同流合污。后来「九死一生」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历经极多、极大的危险而幸存。亦用「九死一生」比喻幸免于死的人很少,亦用于比喻生命迹象微弱,濒临死亡。
1. 形容处境十分危险。元.关汉卿《哭孝存》第二折:「俺破黄巢血战到三千阵,经了些十生九死,万苦千辛。」《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小娘子十生九死,官人便要讲亲,也待病痊。」也作「十死九生」、「十死一生」。
《十生九死》这个词语表达的是一个人在生死之间徘徊,形容经历极其艰难险恶的过程。其中“十生九死”意味着在经历过多次生命中的考验和危险后,仍然能够存活下来。
详细解释
- 十:指很多。
- 生: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活过、度过了”。
- 九死:形容经历非常险恶的境遇,比喻死亡的可能性极高。古代有说“一入长安门,九死一生”,就是用来形容进入某个危险境地时,几乎必死无疑的情况。
- 十生九死:整体来说是指在极为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仍然存活下来。
造句
- 经过这次生死攸关的冒险,他终于明白《十生九死》绝不是夸张的说法。
- 在这个险象环生的职业里,他经历了《十生九死》,但幸运的是每次都成功地化险为夷。
- 这次旅行中,我差点遇难,可以说,《十生九死》的形容是恰到好处的。
- 能够从那场灾难中逃过一劫真是不容易,《十生九死》的经历让他感慨万千。
- 在那场战争中,士兵们经历了《十生九死》,他们的勇敢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分词解释
十
shí
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 表示多、久:~室九空。3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生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2 造出:~产。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12 不熟练的:~手。13 未经炼制的。~铁。14 硬:态度~硬。~吞活剥。15 甚,深:~怕。~疼。16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19 词尾:好~休养。20 姓。
九
jiǔ
1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归。2 泛指多次或多数:~死一生。~霄云外。
死
sǐ
1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亡。~讯。~刑。~囚。~棋。~地。生离~别。~有余辜。2 不顾生命:~志(牺牲生命的决心)。~士(敢死的武士)。~战。3 固执,坚持到底:~心塌地。~卖力气。4 无知觉:睡得~。5 不活动,不灵活:~结。~理。~板。6 不通达:~胡同。~路一条。7 过时,失去作用:~文字。8 极,甚: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