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时区的拼音、解释、组词
标准时区的简介:
biāo zhǔn shí qū
按经线把地球表面平分为二十四区,每一区跨十五度,叫做一个标准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中线的那一区叫做零时区。以东经15°,30°…165°为中线的时区分别叫做东一时区、东二时区…东十一时区。以西经15°,30°…165°为中线的时区分别叫做西一时区、西二时区…西十一时区。以东经180°(也就是西经180°)为中线的时区叫做东十二时区,也就是西十二时区。相邻两个标准时区的标准时相差一小时。如东一时区比零时区早一小时,西一时区比零时区晚一小时。也叫时区。
按经线把地球表面平分为二十四区,每一区跨十五度,叫做一个标准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中线的那一区叫做零时区。以东经15°,30°…165°为中线的时区分别叫做东一时区、东二时区…东十一时区。以西经15°,30°…165°为中线的时区分别叫做西一时区、西二时区…西十一时区。以东经180°(也就是西经180°)为中线的时区叫做东十二时区,也就是西十二时区。相邻两个标准时区的标准时相差一小时。如东一时区比零时区早一小时,西一时区比零时区晚一小时。也叫时区。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按经线把地球表面平分为二十四区,每一区跨十五度,称为「标准时区」。以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子午线所在为零时区,向东或向西区分时区。台湾位于约东经一百二十度,与零时区向东相差八个时区,也就是时间领先八个小时。
《标准时区》是指为了便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各国根据太阳日的长度和地球自转的周期人为划分的一系列区域。这些区域通常以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天文台所在的经度)为基准,向东西方向依次增减一定数量的时间来确定。标准时区之间的差异一般是整数小时,并通过“夏令时”等调整机制进行适度调整。
详细解释
- 定义:标准时区是为了全球协调一致而设定的一系列时间区域,每个时区对应特定的本地时间。
- 划分依据:通常以每15度经度为一个时区,因为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每天),所以将360度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一小时。但是实际情况会根据国家或地区的习惯进行微调,例如某些地区可能跨多个时区。
- 应用:在国际航班、会议安排以及全球金融交易中尤为重要。
造句
- 她计划去东京出差,但必须注意当地的时间差异,因为东京位于东九区,而她的工作地点在北京(东八区),相差一小时。
- 许多国家会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标准时间,比如实行夏令时,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自然光,节约能源。
- 在进行跨国会议准备时,团队成员首先确认各方的所在地处于哪个标准时区,以确保按时参加会议。
- 为了精确计算卫星发射时间,科学家会参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时区数据来调整全球同步系统的时间。
- 中国将全国划分为五个不同的标准时区:东九区、东八区、东七区、东六区以及东五区,以适应不同地区的生活节奏和发展需求。
这些例子展示了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乃至科学研究中如何应用标准时区的概念来解决问题或进行规划。
分词解释
标
biāo
1 树木的末端,引申为表面的,非根本的:~本。治~不治本。2 记号:商~。路~。~记。~志。~尺。~语。3 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明。~题。~价。~榜(原为揭示、表明;后引申为宣扬、吹嘘)。4 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亦指优胜:锦~。夺~。5 对一项工程或一批货物,依照一定的标准,提出价目,然后由竞争厂商选择,决定成交与否:投~。招~。6 准的(dì),榜样:目~。~领(杰出人物)。7 风度,格调:~格。8 中国清末陆军编制的名称,约相当于后来的一个团;亦用作计量军队的单位:一~人马。~下(➊总督、巡抚、提督等称归自己管辖的军队;➋下级武官对长官的自称)。
准
zhǔn
1 允许,许可:~许。~予。批~。2 〈介〉依照,依据:~此处理。3 定平直的东西:水~。~绳。4 标准,法则,可以做为依据的:~则。标~。5 箭靶的中心:~的(dì)。6 正确:~确。~星。瞄~。7 〈副〉一定,确实:~保。~定。8 鼻子:隆~(高鼻子)。9 和某类事物差不多,如同,类似:~尉。~平原。
时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
区
qū,ōu
1 分别:~分。~别。2 地域:地~。~划。3 〔~~〕小,细微:如“~~小事”。4 行政区划单位:省级自治~。市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