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民阜财的拼音、解释、组词

殷民阜财的简介:

yīn mín fù cái
殷:富足。阜:多,盛;丰富。使百姓富足,使财物丰富。亦作“民殷财阜”、“殷民阜利”。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百姓生活丰实,财物富足。汉˙扬雄˙法言˙孝至:君人者,务在殷民阜财。亦作民殷财阜、殷民阜利。

1. 百姓生活丰实,财物富足。汉.扬雄《法言.孝至》:「君人者,务在殷民阜财。」也作「民殷财阜」、「殷民阜利」。

词语“殷民阜财”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历史或现代汉语词汇,但我们可以根据其组成部分进行分析。该词由两个部分组成:“殷民”和“阜财”。

  1. 殷民:在古文中,“殷”通常指的是繁荣、富饶的状态。“民”自然是指民众。因此,“殷民”可以理解为繁荣的民众或富有的人群。

  2. 阜财:这里的“阜”是形容词,有“丰富”的意思;而“财”则是指物质财富或钱财。综上所述,“阜财”意即丰富的财产、丰裕的财富。

将两个部分组合起来看,如果根据字面意义解释的话,“殷民阜财”可以理解为繁荣富饶的民众拥有丰富的财富。但是,这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历史文献或典籍中的常用语。

基于上述分析,我尝试提供5个类似的表达,但注意这些并非“殷民阜财”的直接造句,而是与之含义相近的说法:

  1. 国富民强:国家富饶昌盛,人民生活富裕。
  2. 家裕财丰:家庭富有,财富丰厚。
  3. 经济繁荣:社会经济活动活跃、生产发展良好。
  4. 民殷物阜:民众富裕,物质丰富。
  5. 仓廪实则知礼节:仓库充实,人民生活富足后才会讲究礼仪。

若要严格按照“殷民阜财”的结构和意思进行造句,则建议在语言学或文献研究中进一步探讨其具体语境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提供以下造句供参考:

  1. 通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我们能够实现国富民强,让每个家庭都成为殷民阜财的幸福之家。
  2. 历史上许多王朝盛世期间,国家不仅政治清明,同时也达到了殷民阜财的状态。
  3. 在改革开放政策引导下,我国实现了从贫穷到富强的历史性跨越,使广大民众过上了殷民阜财的生活。
  4. 一个国家要想实现长远发展,不仅要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更要关注如何让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做到国富民强、殷民阜财。
  5. 为了使我们的乡村成为真正的殷民阜财之地,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活水平。

分词解释

yīn,yān,yǐn

1 富裕,富足:~实。~阜。~富。2 深厚,恳切:情意甚~。~切。~勤。3 众,多:“士与女,~其盈矣”。4 盛,大:~祭。5 中国朝代名,商代的后期,由盘庚起称“殷”:~墟。6 姓。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cái

金钱和物资:~产。~富。~经。~贸。~东。~政。~务。~会(ku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