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子班的拼音、解释、组词
档子班的简介:
dàng zǐ bān
1.旧指艺妓班子。
1.旧指艺妓班子。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妓院。《续孽海花》第四九回:「前天兰公爷派了右翼总兵,第一句话就要办口袋底儿的档子班,说是内城地方,不应容留流娼。」
2. 旧时称戏班子为「档子班」。《官场现形记》第四五回:「档子班的女人,叫名头是卖技不卖身的,他偏要同他们动手动脚。」
“档子班”是一个较口语化和地方化的词汇,主要流行于中国某些地区,尤其是北方一些省份。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但通常指的是学校里一个较为放松或者纪律稍微松散的学习小组或班级。具体解释如下:
详细解释
- 背景:这个词的出现往往与学校文化、教育环境和社会风气有关。
- 特点:“档子班”的学生通常会比其他班级的同学更加随意,学习氛围比较轻松,有时甚至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纪律问题或者成绩差异。
- 使用语境:这个词汇多见于家长、老师或是学生的对话中,用以描述特定的班级或同学群体。
造句
- 我们班虽然不是档子班,但是有时候也会放松一些学习的要求。
- 在这次期中考试之前,老师们特别强调我们要杜绝档子班的习惯,认真复习。
- 尽管隔壁班是闻名全校的档子班,我们依然要以他们的行为为鉴,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 李老师告诫我们不要效仿以前那个档子班同学的行为,而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学生。
- 张明在讨论会上说:“我不会因为身处一个被大家认为是档子班的班级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档子班”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定的偏见或负面色彩,在使用时应当谨慎,并考虑到不同背景下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分词解释
档
dàng
1 存放案卷用的带格子的橱架:存~。2 分类保存的文件、材料等:~案。3 件,桩:一~子事。4 (商品、产品的)等级:~次。高~。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班
bān
1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按部就~。2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组。~级。~长。~主任。领~。3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4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早~。下~。值~。~房。5 定时开行(xíng)的:~车。~机。~期。6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飞机走”)。7 调回或调动(军队):~师。~兵。8 古同“斑”,杂色。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