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苏西宫的拼音、解释、组词
桑苏西宫的简介:
sāng sū/sù xī gōng
意译“无愁宫”。普鲁士王国国王的夏宫。位于德国波茨坦。建于18世纪中叶。以其豪华建筑装饰和宫前阶梯形花园而著称。1945年《波茨坦协定》签订于此。
意译“无愁宫”。普鲁士王国国王的夏宫。位于德国波茨坦。建于18世纪中叶。以其豪华建筑装饰和宫前阶梯形花园而著称。1945年《波茨坦协定》签订于此。
- AI解释
实际上,“桑苏西宫”(Schloss Sanssouci)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位于德国波茨坦的一座宫殿。它并不是一个由中文词汇直接翻译或创造出来的词语,因此我们不能直接从“桑苏西宫”这个词本身来进行详细的解释。不过,我可以为你提供关于“桑苏西宫”的详细介绍,并给出五个相关的造句。
《桑苏西宫》的详细解释
Schloss Sanssouci 是位于德国波茨坦的一座宫殿,被认为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Friedrich II. von Preußen)的心爱居所之一。该宫殿建于1745年,其设计反映了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的融合,建筑内部装饰华丽,外观看上去宛如一个小城堡。
桑苏西宫 的名字“Sanssouci”来源于法语,“sans souci”的意思是“无忧无虑”。这个名字是腓特烈二世亲自赋予这座宫殿的,表达了他对这片宁静之所的喜爱。在这里,他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美的自然景色,还能与来访的国王和艺术家交流思想。
造句
- 桑苏西宫是一个充满历史魅力的地方,在那里可以感受到普鲁士时期的荣耀。
- 我梦想着有一天能亲自踏上桑苏西宫的土地,感受那里的宁静与美丽。
- 在桑苏西宫内举行的晚宴上,宾客们享受了精致的美食和优雅的艺术表演。
- 作为德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桑苏西宫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 桑苏西宫不仅是一座宫殿,它还是腓特烈二世生平重要的一部分。
分词解释
桑
sāng
1 落叶灌木,叶子可以喂蚕,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农具,皮可造纸,叶、果均可入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葚。~农。~梓(喻乡里,故乡)。沧海~田(形容世事变迁很大)。~榆暮景。2 姓。
苏
sū,sù
1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2 指须头下垂物:流~。3 昏迷中醒过来:~生。~醒。死而复~。4 缓解,解除:以~其困。5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剧。~绣(苏州的刺绣)。6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7 姓。8 见“ 噜 ”字“噜苏”。
西
xī
1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面。~晒。~域。~方。~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宫(借指妃嫔)。2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学。~画。~餐。~医。3 姓。
宫
gōng
1 房屋(封建时代专指帝王的住所):~室。~廷。~殿。~观(guàn )(①供帝王游乐的离宫;②道教的庙宇)。~禁。~苑。~刑。2 神话中神仙居住的房屋:天~。龙~。蟾~。3 庙宇的名称:雍和~。4 一些文化娱乐场所:少年~。文化~。5 天文上黄道分为十二宫,每一宫三十度。6 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1”。7 指“子宫”(妇女生殖器官)。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