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识(-zhì)的拼音、解释、组词
款识(-zhì)的简介:
kuǎn zhì
1.古代钟鼎之类金属礼器、乐器上铸刻的文字。《汉书·郊祀志》:“今此鼎细小,又有款识。”颜师古注:“款,刻也;识,记也。”方以智《通雅·器用》又举三说:一称款为凹字,识为凸字;一称款在外,识在内;一称款为花纹,识为篆刻。2.书信、书画上面的落款。
1.古代钟鼎之类金属礼器、乐器上铸刻的文字。《汉书·郊祀志》:“今此鼎细小,又有款识。”颜师古注:“款,刻也;识,记也。”方以智《通雅·器用》又举三说:一称款为凹字,识为凸字;一称款在外,识在内;一称款为花纹,识为篆刻。2.书信、书画上面的落款。
- AI解释
《款识》的详细解释
款识 (qǔn shí) —— “款”指书画作品等上面题写的文字,通常包含作者姓名、创作时间或内容说明等;“识”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个字形,“识”的甲骨文形态像一个人手执物体表示记认或识别,故有认识、见识之意。“款识”即是在艺术品上留下的题写文字,是艺术品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在现代语境中,它也被用于泛指印章或者签名。
- 出处:最早见于古代金石文献记载,在书画领域也有使用。
- 用法:常出现在书画、古董等收藏品上,用于表明作者信息或创作时间,也是鉴定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此外,“款识”也可以是文物研究中的一个专业术语。
造句
- 这幅字画的背面有一行款识写着“乾隆御笔”,看来是一件珍贵的艺术珍品。
- 为了确保这件古董的真实性,专家们仔细检查了上面的款识和印章。
- 爷爷收藏了一件古代铜镜,在其边缘有精美的款识铭文,令人赞叹不已。
- 书法家在一幅新作上钤盖了自己的私章,并题写了一段简短的款识说明创作经过。
- 艺术爱好者们常常通过研究文物上的款识来增进自己的鉴赏水平。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