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口的拼音、解释、组词

民口的简介:

mín kǒu
1.谓民众的议论。 2.指丁口。

  • AI解释

在中国语境中,“民口”通常指的是“民用”的概念,常用于描述与国防、军队等军事领域相对应的非军事性事务。这一词汇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和部门,如教育、科研、文化宣传、卫生医疗等领域中的非军事用途项目或单位。它主要体现在政府规划、政策制定以及资金分配等方面。

以下是“民口”使用的一些造句:

  1. 国家对民口科技项目的投资逐年增加,旨在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
  2. 民口部门的科研成果应用在民生领域中,为社会创造了巨大价值。
  3.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民口医疗单位展现了强大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能力。
  4. 教育部正在推动民口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发展,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5. 文化宣传系统中的民口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深受民众喜爱。

分词解释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