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仁得仁的拼音、解释、组词

求仁得仁的简介:

qiú rén dé rén
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求取仁德即得到仁德。语本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后指如愿以偿。唐˙白居易˙答户部崔侍郎书:退思此语,抚省初心;求仁得仁,又何不足之有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七˙姑妄听之三:君所谓求仁得仁,亦复何怨?

1. 指做事能如愿以偿,心安理得。语本《论语.述而》。【例】他深入火场,舍身救人的义行,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1. 求取仁德即得到仁德。语本《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后指如愿以偿。唐.白居易〈答户部崔侍郎书〉:「退思此语,抚省初心;求仁得仁,又何不足之有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七.姑妄听之三》:「君所谓求仁得仁,亦复何怨?」

求仁得仁》这个成语源自《论语·述而》,原句是“子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意思是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德,还有什么可怨恨的呢?

详细解释: 1. “求”:寻找、追求。 2. “仁”:在古代儒家思想中,“仁”是道德的标准之一,指爱人、关怀他人等品德高尚的行为和心态。 3. “得”:得到、获得。

整句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真诚地追求并实践了“仁”的行为,最终实现了内心的期望和目标,那么即使没有达到额外的期望,也不会感到遗憾或不满。这反映了儒家主张的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统一的价值观。

造句示例

  1. 他一生致力于公益事业,最后自己也被评选为年度慈善人物,真是《求仁得仁》。
  2. 虽然起初并没有想到会获得这个奖项,但他仍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最终也如愿以偿,《求仁得仁》。
  3. 她投身教育多年,虽然没有得到丰厚的经济回报,但看到学生们健康成长,她觉得《求仁得仁》,内心十分满足。
  4. 他一直秉持着诚实守信的原则做生意,如今事业蒸蒸日上,收入颇丰,真是《求仁得仁》。
  5.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习和实践,他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这正是他所追求的目标,可谓《求仁得仁》。

分词解释

qiú

1 设法得到:~生。~成。~知。~索。~证(寻求证据,求得证实)。~实(讲求实际)。~同存异。~全责备。~贤若渴。实事~是。2 恳请,乞助:~人。~告。~乞。~医。~教。~助。3 需要:需~。供过于~。

rén

1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义(①仁爱与正义;②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爱。~政。~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至义尽。一视同~(同样看待,不分厚薄)。2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儿。3 姓。

dé,děi,de

1 获取,接受:~到。~失。~益。~空(kòng)。~便。~力。~济。心~。2 适合:~劲。~当(dàng )。~法。~体。3 满意:~意。扬扬自~。4 完成,实现:饭~了。~逞。~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5 可以,许可:不~随地吐痰。6 口语词(①表禁止,如“~了,别说了”;②表同意,如“~,就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