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部的拼音、解释、组词

比部的简介:

bǐ bù
1.古代官署名。三国魏始设﹐为尚书的一个办事机关。后几代因之。隋﹑唐﹑宋属刑部。元以后废。其长官﹐三国魏以下为比部曹﹐隋初为比部侍郎﹐后改称比部郎;唐宋为比部郎中及员外郎。其职原掌稽核簿籍。后变为刑部所属四司之一。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六》﹑《新唐书.百官志一》。 2.明清时对刑部及其司官的习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职官名。主管审计的职务,历代职权不一,如魏、晋时,主掌诏书、律令的审核。唐时,负责内外赋敛,经费俸禄。宋时,主掌中外帐籍。但因随有行政处分,故隶属刑部。金、元以后无此名。

《比部》,在古代中国,指的是官署名称,是尚书省中的一个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对财政收入进行核实、审查和审计等工作,具体负责检查各部门上缴国库的税款是否正确无误,防止贪污和虚报。

【详细解释】: - 名称由来:“比”在古代有“比较”、“核实”的意思,“部”则是官署的一种称谓。《比部》作为官职或机构的名字,意味着负责对财政收入进行细致的核对、比较。 - 职能范围:主要包括国家税收和财务状况的审核工作;有时也参与到土地税等具体事务中。

【造句示例】: 1. “在唐朝时期,《比部》作为尚书省的一个重要部门,承担着严格的财税收支审查责任。” 2. “由于《比部》的工作细致入微,使得朝廷能够较为准确地掌握全国财政的实际情况。” 3. “官员张公被任命为《比部》,开始了他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4. “《比部》在每年年终时会进行大规模的财务审计工作,确保国家税收无误。” 5. “为了加强财务管理,《比部》建议增加了对地方征收税款的过程透明度。”

以上就是关于“比部”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相关造句。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1 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赛。~附。对~。评~。2 能够相匹:今非昔~。无与伦~。3 表示比赛双方胜负的对比:三~二。4 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倍数、分数等关系:~例。~值。5 譬喻,摹拟:~如。~方。~兴(xìng)(文学写作的两种手法。“比”是譬喻;“兴”是烘托)。~画。~况(比照,相比)。6 靠近,挨着:~~(一个挨一个,如“~~皆是”)。~肩继踵。~邻。鳞次栉~。7 和,亲:~顺。8 及,等到:~及。

1 全体中的一份:~分(“分”读轻声)。外~。腹~。局~。全~。~件。~位(位置)。2 机关企业按业务范围分设的单位:外交~。编辑~。~队(军队)。3 具有统属关系:所~五十人。~下。~将。~属。~首。~落(luò)。4 安置安排:~署。5 量词:一~小说。三~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