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鱼落雁的拼音、解释、组词
沈鱼落雁的简介:
1.亦作"沉鱼落雁"。 2.《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本谓人之所美而鱼鸟避之。后世用"沈鱼落雁"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沉鱼落雁」。见「沉鱼落雁」条。
2. 此处所列为「沉鱼落雁」之典源,提供参考。 《庄子.齐物论》啮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䲡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猵狙1>以为雌,麋2>与鹿交,䲡3>与鱼游。毛嫱、丽姬4>,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5>。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6>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殽乱,吾恶能知其辩! 〔注解〕 (1) 猵狙:音ㄆ|ㄢˋ ㄐㄩ,传说中的野兽,形似猿猴。 (2) 麋:动物名。与鹿同类而稍大,雄麋青黑色,头生枝角,雌麋呈褐色,体略小。 (3) 䲡:音ㄑ|ㄡ,动物名。形似鳗,体圆尾扁,色青黑,无鳞。常居于泥中,亦称为「泥鳅」。 (4) 毛嫱、丽姬:古代的美女。毛嫱,越王嬖妾,与西施并称。嫱,音ㄑ|ㄤˊ。丽姬,即骊姬,晋国国君之宠嫔。 (5) 决骤:疾走。 (6) 正色:真正的美色。
3. 此处所列为「沉鱼落雁」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庄子.齐物论》主旨在论述常人判别事物的准则不一样,他则主张一切人与物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都是等齐的。庄周藉著王倪之口说:「毛嫱和丽姬是人们公认的美女,但是鱼见到她们赶紧潜入水底,鸟见了她们立刻向高空飞去,麋和鹿见到她们则飞快跑走。」因为鱼、鸟、麋、鹿四种动物不辨美丑,即使见到美丽的女子也如同见到其他人般赶紧逃离,借此传达世间无绝对的是非美丑的观念。「沉鱼落雁」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但语意沿用鱼、鸟因见毛嫱、丽姬等绝色美女而惊畏躲避,借此来赞美女子的容貌美丽出众。宋朝无名氏《错立身.第二出》:「看了这妇人,有如三十三天天上女,七十二洞洞中仙,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即以「沉鱼落雁」形容女子容貌的美丽。
《沈鱼落雁》是一则成语,源于古代典故。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女子异常美丽,让众多男子为之倾倒,甚至使水中和天上的景物都因此而失色。
【出处】: 1. 《庄子·齐物论》中有提到:“毛嫱、西施,人之所美也。”其中“毛嫱”、“西施”被后世引申为极美的女子代称。 2. 在民间传说中,沈鱼和落雁是两位美丽的女子的典故。沈鱼指的是古代有位女子名叫沈鱼,她的美貌连河中的鱼都为之沉睡;而落雁则是指古代美女王昭君出塞时,其美貌使天上的大雁忘记了自己的飞行动作,降落下来。
【解释】:形容女子非常美丽,美到让其他事物失去了光彩。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美人之美,甚至影响到了自然界的景物。
【例句】: 1. 月光下,小桥流水人家,更显得沈鱼落雁般风情万种。 2. 她那双清澈如水的眼眸,仿佛能看透人心,真不愧是沈鱼落雁的美女。 3. 在众多候选人中,她凭借出色的气质和才华脱颖而出,真是让众人感叹她是真正的沈鱼落雁之辈。 4. 王昭君出塞的故事中,她的美丽使得大雁误以为是春天到来而停驻,成为“沈鱼落雁”形容美的典故之一。 5. 她不仅有让人赞叹的外貌,更有智慧和才华,实乃沈鱼落雁之身。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