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发不爽的拼音、解释、组词

毫发不爽的简介:

háo fà bù shuǎng
毫:细毛;发:头发;爽:差错。形容一点不差。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丝毫不差,非常准确。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十一月˙消寒图:都门天时极正:三伏暑热,三九严寒,冷暖之宜,毫发不爽。盖为帝京得天地之正气也。聊斋志异˙卷九˙邑人:呼邻问之,则市肉方归,言其片数、斤数,毫发不爽。亦作毫厘不爽。

1. 丝毫不差,非常准确。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十一月.消寒图》:「都门天时极正:三伏暑热,三九严寒,冷暖之宜,毫发不爽。盖为帝京得天地之正气也。」《聊斋志异.卷九.邑人》:「呼邻问之,则市肉方归,言其片数、斤数,毫发不爽。」也作「毫厘不爽」。

《毫发不爽》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事情完全符合预期,没有一点差错。其中“毫”指的是极小的量,“发”是头发,代表人的细小部分,“爽”则表示准确、正确或失误。整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某事或某个状况与描述或计划完美一致,甚至到了一丝一毫不差的地步。

造句:

  1. 组织者精心策划了这次活动的所有细节,结果《毫发不爽》,每一个环节都完美执行。
  2. 尽管天气预报预测会有雨,但他还是穿上了防水外套和长裤。果然,《毫发不爽》当天真的下了大雨。
  3. 他为了这个演讲准备了很久,内容与PPT完全吻合,可以说达到了《毫发不爽》的地步。
  4. 这次考试的内容竟然与平时复习的题型《毫发不爽》,他感到非常幸运和意外。
  5. 他们对新产品的测试计划进行了详细规划,结果实际运行情况《毫发不爽》,所有预设的指标都得到了验证。

以上句子展示了“毫发不爽”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从活动策划、天气预报、演讲准备到考试内容及产品测试等各个方面。

分词解释

háo

1 细长而尖的毛:~毛。~发(fà)。~末(喻极微小的数量或部分)。丝~。2 指毛笔:挥~。~素。3 中国的秤或戥子上的提绳:头~。二~。4 中国市制计量单位,十毫等于一厘(长度、地积、重量单位);一百平方毫等于一平方厘(面积单位)。5 方言,货币单位,角、毛。6 数量极少,一点儿(限用于否定式):~不费力。~无二致。7 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时,表示该量的千分之一:~米(公制长度单位,“米”的千分之一。)

fā,fà

1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2 放,射:~射。百~百中。焕~。3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4 散开,分散:~散。5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6 打开,揭露:~现。~掘。7 产生,出现:~生。~愤。奋~。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9 显现,显出:~病。~抖。~憷。10 开始动作:~动。11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12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shuǎng

1 明朗,清亮:~目。2 轻松,利落:清~。凉~。~口。3 痛快,率(shuài )直:~朗。~快。~利。豪~。直~。4 差失,违背:~信。~约(失约)。毫厘不~。屡试不~。5 干脆,索性:~性。6 舒服:~心。~意。~适。身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