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相怜的拼音、解释、组词
同病相怜的简介:
怜:怜悯,同情。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有同样不幸遭遇的人互相同情。语出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同忧相救」、「物伤其类」
2.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阖闾见白喜而问曰:「寡人国僻远,东滨海,侧闻子前人为楚荆之暴怒,费无忌之谗口,不远吾国,而来于斯,将何以教寡人?」喜曰:「楚国之失虏,前人无罪,横被暴诛。臣闻大王收伍子胥之穷厄,不远千里,故来归命,惟大王赐其死。」阖闾伤之,以为大夫,与谋国事。吴大夫被离承宴问子胥曰:「何见而信喜?」子胥曰:「吾之怨,与喜同。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1>。惊翔之鸟,相随而集。濑2>下之水,回复俱流。』胡马望北风而立,越鷰向日而熙,谁不爱其所近,悲其所思者乎?」被离曰:「君之言外也,岂有内意,以决疑乎?」子胥曰:「吾不见也。」被离曰:「吾观喜之为人,鹰视虎步,专功擅杀之性,不可亲也。」子胥不然其言,与之俱事吴王。 〔注解〕 (1) 同忧相救:有相同忧戚的人互相救助。见「同忧相救」。 (2) 濑:沙或石上浅而急的流水。
3. 《吴越春秋》这本书,记载了春秋时吴、越两国的历史。伍子胥原为楚国大臣,楚王听信谗言杀害其父兄,伍子胥因而逃到吴国,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后来楚国的白喜也因其祖父被谗言所陷,遭平王杀害,而投奔到吴国。伍子胥向吴王引见他,使他也同样受到阖闾的重用,并常与之商讨国事。吴国的另一大臣被离相当不解,便问伍子胥说:「您为何初见白喜就如此信任他?」伍子胥回答:「这是因为我的遭遇和白喜一样。你应该听过〈河上歌〉吧?里面有一段歌词说:『同病相怜,同忧相救。』就好像受惊的群鸟,聚集而飞;受阻的流水,回旋聚合。我这样是同病相怜。有谁不会因思念故乡,而更同情和自己有类似遭遇的同乡呢?」「同病相怜」就是直接摘自此处的一个成语,被用来指有同样不幸遭遇的人互相同情。
1. 有同样不幸遭遇的人彼此互相同情。【例】他们两人从小在育幼院长大,彼此总是同病相怜、互相扶持。
1. 有同样不幸遭遇的人互相同情。如:「基于同病相怜,我相信他绝对不会袖手旁观的。」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同病相怜,缀河上之悲曲;恐惧寘怀,昭谷风之盛典。」《红楼梦》第四五回:「我虽有个哥哥,你也是知道的,只有个母亲,比你略强些,咱们也算同病相怜。」
《同病相怜》释义
同病相怜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汉书·鲍宣传》,意思是说有相同疾病的病人彼此之间能相互理解、同情。后来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遭遇相同或相似困难境遇的人互相理解和怜悯的情景。
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同病相怜”通常用于表达人们因经历相同的困境而产生的情感共鸣,强调的是心灵上的契合与慰藉,并非指具体身体上的疾病。“病”的涵义在这里可以泛指各种不幸遭遇、难处或困境等。
造句
- 小李和小张因为工作压力大都患上了失眠症,在夜晚他们常常互相安慰,这正是“同病相怜”。
- 在失恋的痛苦中,他们相互倾诉,仿佛找到了知音,这就是“同病相怜”的感觉。
- 作为残疾人士,小丽和她的朋友能够互相帮助、交流心得,是她们共同拥有的“同病相怜”的经历。
- 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但都因近期的经济危机而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因此他们彼此关心支持,体现了“同病相怜”之情。
- 在面对人生低谷时,小明和老王互相鼓励,相互安慰,他们的关系也因此变得更为紧密,这是典型的“同病相怜”的场景。
分词解释
tóng,tòng
1 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工异曲。~室操戈。情~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共~。~学。~步。殊途~归。~舟共济。3 和,跟:~流合污。4 姓。bìng
1 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疾~。~症。~例。~痛。~情。~源。~愈。~变。~危。~逝。~榻。~残。2 缺点,错误:语~。通~。弊~。3 损害,祸害:祸国~民。4 不满,责备:诟~。5 烦躁,担忧:“郑人~之”。xiāng,xiàng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等。~同。~识。~传(chuán )。~符。~继。~间(jiàn )。~形见绌。~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信。~烦。~问。3 亲自看(是否中意):~亲。~中(zhòng)。4 姓。lián
1 可怜;同情:~悯。~恤。可~。同病相~。2 爱:~才(爱惜人才)。~念。~爱。爱~。~香惜玉(因香、玉可供玩赏,使人起怜爱之心,特指对女子的爱惜)。顾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