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伯的拼音、解释、组词
侯伯的简介:
hóu/hòu bó/bǎi/bà
1.侯爵与伯爵。 2.泛指诸侯。 3.诸侯之长。
1.侯爵与伯爵。 2.泛指诸侯。 3.诸侯之长。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侯爵与伯爵。泛指诸侯。《周礼.春官.典命》:「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文选.班固.答宾戏》:「曩者王涂芜秽,周失其驭,侯伯方轨,战国横骛。」
2. 诸侯国领袖。《书经.周官》:「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唐.孔颖达.正义:「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国之长。」《文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又命晋文,登为侯伯。」
《侯伯》这个词组是由两个字组成:“侯”和“伯”。在古代中国,它们是爵位等级中的两个不同级别。接下来是对这两个字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使用它们构成的句子。
1. “侯”
- 释义:古代的一种爵位,在周朝初期被分为五等(公、侯、伯、子、男),后来发展为不同的制度,但“侯”仍然是一种重要的贵族封号。
- 例句:
- (1)他出身显赫,先祖曾是西汉时期的侯爵。
- (2)古代的侯爵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
2. “伯”
- 释义:古代的一种爵位,在五等爵中,“侯”之上为“伯”,“子”之下也为“伯”。除了表示爵位外,有时也作为对长者的尊称。
- 例句:
- (1)春秋时期,齐国的陈氏家族曾是大贵族,其首领被称为伯。
- (2)古代兄弟排行中,“伯”指老大,如《水浒传》中的“宋江伯”,意味着他是宋家的大哥。
结合使用
虽然在古代“侯伯”常常分别使用来表示不同的爵位等级或对长者的尊称,但也可以结合在一起用于描述一种地位较高的角色或者象征荣誉的称号。例如: - (3)他继承了先祖作为侯伯的地位。 - (4)这次比赛授予最佳新人奖给了这位新晋的侯伯。 - (5)在古代文化中,“侯伯”代表着贵族阶层和高尚的身份。
希望这些解释和例句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侯伯”。如果你有其他相关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