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的拼音、解释、组词

亭亭玉立的简介:

tíng tíng yù lì
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形容女子身材修长美丽。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语本汉.蔡邕〈协初赋〉。后亦用「亭亭玉立」形容花木、山峰等的挺拔姿势。

2. #汉.蔡邕〈协初赋〉(据《艺文类聚.卷一八.人部二.美妇人》引)1>其在近也,若神龙采鳞翼将举;其既远也,若披云缘汉见织女。立若碧山亭亭竖2>,动若翡翠3>奋4>其羽。众色燎照,视之无主,面若明月,辉似朝日,色若莲葩,肌如凝蜜。 〔注解〕 (1) 典故或见于晋.张协〈玄武馆赋〉。 (2) 竖:直立。 (3) 翡翠:一种鸟,体稍大,羽毛带赤褐色,惟臀部中央与上尾间有白纹一条,又杂以青色斑纹,羽毛可作装饰品。 (4) 奋:鸟振动翅膀。〔参考资料〕 晋.张协〈玄武馆赋〉(据《艺文类聚.卷六三.居处部三.馆》引)遂筑馆而起庐,既号玄武,是曰石楼。……于是高楼特起,竦峙岧峣,飞甍四注,上概浮霄,直亭亭以孤立,迎千里之清飙。

3. 《艺文类聚》这本书依据不同主题,摘录历代文章的相关文句。〈美妇人〉一类中,搜罗了历代描述美人的文句,其中有一篇东汉文人蔡邕的〈协初赋〉,描写美人「近看如神兽振翅而飞般的风采,远看如仙女下凡般的脱俗;静立时如青山般的耸立,活动时如彩鸟般的跃飞。脸庞如明月般的皎洁,神采如朝日般的耀眼;气色如莲花般的鲜嫩,肌肤如蜂蜜般的剔透」。其中「立若碧山亭亭」一句,「亭亭」是形容高耸直立的样子,意思是说美人静立时如青山般的耸立。后来「亭亭玉立」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形容女子身材修长美丽。亦用于形容美丽挺拔的花木、山峰、建筑等。如晋.张协〈玄武馆赋〉即有「直亭亭以孤立,迎千里之清飙」两句,用来描写玄武馆的高耸挺立。

1. 形容女子体态秀丽的样子。【例】多年不见,没想到妳已出落得亭亭玉立了。

1. 形容人的身材修长,体态秀美。今多用指女子。《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有女名憨园,瓜期未破,亭亭玉立。真『一泓秋水照人寒』者也。」唐.于邵〈杨侍御写真讃〉:「仙状秀出,丹青写似,亭亭玉立,峨峨岳峙。」也作「玉立亭亭」。

2. 形容花木等挺拔多姿。元.张养浩〈最高歌兼喜春来.想人间是有花开〉曲:「想人间是有花开,谁似他幽闲洁白?亭亭玉立幽轩外,别是个清凉境界。」《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或亭亭玉立,或飞舞横斜。花取参差,间以花架,以免飞钹耍盘之病。」也作「玉立亭亭 」。

词语解析

亭亭玉立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描绘女性或少女的姿态优美、姿态高挑,带有端庄和清秀之感。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文人对美好女子形象的赞美,常被用于文学作品中描绘美丽动人的场景。

  • “亭亭”:通常指的是物体的直立状态,也可以理解为挺拔。
  • “玉立”:则意味着像玉一般质地纯净、晶莹剔透,用来形容人形体之美或姿态之高雅。

整体而言,“亭亭玉立”不仅表达了女子身材修长、身姿端正的美好形象,还蕴含了对纯洁和高贵品质的追求。这个词语常用于文学作品中,以营造一种清新脱俗的艺术氛围。

造句

  1. 春风中,少女们穿着轻盈的裙装,亭亭玉立在绿草如茵的公园里,宛如一幅动人的画卷。
  2. 在舞台上,她身着洁白的舞衣,亭亭玉立,每一个转身都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3. 山间小径旁,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正静静坐着读书,四周景色与她的形象相得益彰。
  4. 跳跃在湖边的石板路上,那几个亭亭玉立的女孩仿佛从古画中走出来一般,令人陶醉。
  5. 文学作品里,那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如同春风中的花朵,清新脱俗地吸引着读者的目光。

以上就是对“亭亭玉立”一词的具体解释及五个造句示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tíng

1 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凉~。牡丹~。2 建筑得比较简单的小房子:书~。邮~。岗~。3 适中,均匀:~匀。4 正,当:~午(正午,中午)。

1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石。~器。~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金~良言。~不琢,不成器。2 美,尊贵的,敬辞:~泉。~液(美酒)。~言。~姿。~照(敬称别人的照片)。~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立。金科~律。金~其外,败絮其中。3 姓。

1 站,引申为竖起来:~正。~柜。~足(①站得往脚;②处于某种立场)。~场。屹~。顶天~地。2 做出,定出:建~。设~。树~。~意。~此存照。3 存在,生存:自~。独~。势不两~。4 马上,即刻:~时。~刻。~等。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