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分闰位的拼音、解释、组词
余分闰位的简介:
yú fēn/fèn rùn wèi
1.谓非正统。
1.谓非正统。
- AI解释
实际上,“余分闰位”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或成语,因此无法提供其详细的释义。可能是输入错误或者是方言、特定领域的术语。如果是指“余分闰秒”,那它与天文计算有关;如果是“余分历”,则它涉及到古代的一种历法。
但假设您指的是“余生余岁”或“闰位”,我将分别解释这两个词,并提供5个造句。
1. “余生余岁”
-
释义:“余生余岁”意为剩余的岁月、余下的生命,常用来表达对生命的感慨或是描述一段较为宽裕的时间。
-
造句:
- (a) “在这样的年纪,我更觉得珍惜余生余岁,希望能多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 (b) “我们都有一个漫长的余生余岁可以去探索和体验不同的事物。”
- (c) “退休后,他开始享受余生余岁中的慢生活。”
- (d) “余生余岁很长,不必为小事烦恼。”
- (e) “面对即将到来的余生余岁,她决定更加积极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2. “闰位”
-
释义:“闰位”在历史上有时用来指代某人因为各种原因暂时或长期占据某个王位、职位的情况。通常指继位者非由正常继承途径而获得。
-
造句:
- (a)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某些皇帝是通过篡位取得皇位的。
- (b) “闰位”这个词语虽然现在不常用,但在古代史书中仍能见到它的身影。
- (c) 这场政变导致了国家政权出现了一段“闰位”的时期。
- (d) 尽管他并非正当继承人,但通过各种手段还是坐上了王位,称作闰位。
- (e) 政治上的“闰位”现象往往与权力争夺相关。
如果您的用词有误,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进行准确解释。
分词解释
余
yú
1 文言代词,我:“~将老”。2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粮。~兴。~悸。~孽。节~。~生。~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3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十~人。4 后:“劳动之~,欢歌笑语。”5 农历四月的别称。6 姓。
分
fēn,fèn
1 区划开:~开。划~。~野(划分的范围)。~界。~明。条~缕析。~解。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发。~忧。~心劳神。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会。~行(háng )。4 散,离:~裂。~离。~别。~崩离析。~门别类。5 辨别:区~。~析。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之一。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春~。秋~。
闰
rùn
1 每四年加一日,称“闰日”。有闰日的这一年称“闰年”。这是公历的“闰”。中国的农历,二年或三年,需要加一个月,所加的这个月称“闰月”,平均十九年有七个闰月。2 偏,副,对“正”而言:~位(旧称非正统的帝位)。
位
wèi
1 所处的地方:座~。部~。~置(a.所在或所占的地方;b.地位)。~于。2 职务的高低:地~。职~。名~。3 特指君主的地位:即~。篡~。4 一个数中每个数码所占的位置:个~。百~数。5 量词,常用于人,表尊重:诸~。各~。几~客人。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