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和的拼音、解释、组词
倡和的简介:
chàng hè
1.一人首唱,他人相和,互相应答。语出《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2.指以诗词相酬答。 3.一人提出主张,他人附和,以相呼应。 4.犹倡随。特指夫唱妇和。
1.一人首唱,他人相和,互相应答。语出《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2.指以诗词相酬答。 3.一人提出主张,他人附和,以相呼应。 4.犹倡随。特指夫唱妇和。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人先歌唱,他人再随声相和。《礼记.乐记》:「倡和清浊。」唐.孔颖达.正义:「先发声者为倡,后应声者为和。」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赵以寒士而留余仍住王公旧屋,供其饔飧,彼此倡和。」
2. 一人先提议,他人再附和。《左传.昭公十二年》:「外内倡和为忠,率事以信为共,供养三德为善,非此三者弗当。」《儒林外史》第四一回:「一个封袋上写著『程仪』,一本书、一个诗卷,知县看了,知道他也和本地名士倡和。」
3. 比喻夫妻感情和睦,夫唱妇随。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河北人事,多由内政,……倡和之礼,或尔汝之。」
《倡和》一词源自中国古代文人雅士之间的文化活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个词由两个字组成,“倡”意为发起、倡导;“和”,在这里有响应、应和的意思。“倡和”通常指的是在诗词创作中,一个人首先提出诗句或诗篇,另一个人则根据对方的句子或段落进行续写或回应的一种互动形式。
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情谊与合作精神,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丰富韵律美。它不仅仅局限于诗歌领域,在其他文艺创作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和交流方式。
造句示例:
- 在这次雅集活动中,王教授首倡了一首七言绝句,李同学随后和诗一首,两人相互唱和,使得整个聚会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 这些古诗词里常常能看到作者之间你来我往的倡和之作,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共同的艺术追求。
- 老师鼓励同学们以“春天”为主题进行创作,于是就有同学提出:“春风又绿江南岸”,其他同学也纷纷响应,各自续写了诗句。
- 古代文人之间常常通过写诗文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比如李白与杜甫之间的倡和就流传下来了许多佳话。
- 在这次文学讲座上,专家不仅讲解了倡和的文化背景,还邀请现场观众参与互动,体验这种古典文化形式的乐趣。
分词解释
倡
chàng,chāng
1 发动,首先提出:~言,~始。~议。~导。提~。首~(首先提倡)。2 古同“唱”,唱和(hè)。
和
hé,hè,huó,huò,hú
1 相安,谐调:~美。~睦。~谐。~声。~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衷共济。2 平静:温~。祥~。~平。~气。~悦。~煦。惠风~畅。3 平息争端:讲~。~约。~议。~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是四。5 连带:~盘托出(完全说出来)。~衣而卧。6 连词,跟,同:我~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我~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服(日本式服装)。~文。大~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棋。~局。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