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役钱的拼音、解释、组词

辞役钱的简介:

cí yì qián
1.宋时﹐乡里的保正为免除差役﹐向县吏交纳的一种钱款名。

  • AI解释

词语“辞役钱”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专有名词,在古代中国,尤其是明清时期较为常见。它特指士人或官员因故辞官归隐时所应得的一笔补偿款。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辞役钱”的发放体现了朝廷对官员离职的一种礼遇与补偿。

详细解释:

  • 辞役:指辞职、辞官,也就是从官府中退出。
  • :此处特指给予辞官者的补偿款或安置费。 因此,“辞役钱”是政府为鼓励或支持官员适时卸任而提供的一种经济补偿。

造句示例:

  1. 明朝时有位老学士,因年事已高请求退休,朝廷为了表彰其多年来的勤勉服务,特意赏赐了丰厚的“辞役钱”,让他能安心退隐山林。
  2. 按照惯例,官员在辞职或被免职之后,往往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辞役钱”,作为生活费用和安家之用。
  3. 清朝初期,皇帝对那些愿意主动请辞的老臣给予了优厚的待遇,不仅有丰厚的俸禄作为补偿,还有一笔额外的“辞役钱”以示尊崇。
  4. 在古代中国的官场中,“辞役钱”的存在是一种制度性的安排,用以平衡官员的去留以及政府的人事调整。
  5. 一旦到了退休年纪,一些士人会选择主动提出辞职,并期望能够获得相应的“辞役钱”,作为生活保障。

以上是基于历史背景对词语“辞役钱”及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延伸。请注意,“辞役钱”的概念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上述造句是基于特定语境进行的虚构性表达。

分词解释

1 告别:告~。~诀。~行。~世。~别。2 不接受,请求离去:~职。~呈。3 躲避,推托:不~辛苦。~让。~谢。推~。4 解雇:~退。5 同“ 词 ”。6 优美的语言:~藻。修~。7 讲话;告诉:“请~于军”。8 文体的一种:~赋。陶渊明《归去来兮~》。

1 服兵务,从军:从~。现~。2 战事:战~。3 服劳力之事:劳~。徭~。4 使唤:~使。奴~。5 被役使的人:~夫。~徒。仆~。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