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屯的拼音、解释、组词

留屯的简介:

liú tún/zhūn
1.驻军屯田。

  • AI解释

词语详解:留屯

定义: “留屯”是中国古代军事术语,指的是军队驻扎在某地以防御或监控该地区。这种制度主要是在边疆、重要交通要道或者需要长期维持稳定的地方实施。

来源与背景: 中国古代实行中央集权制时,为了加强对边疆的控制和防止敌人的侵扰,常常会派遣一定数量的军队驻扎在关键位置,并设置相应的军事指挥机构。这些驻军称为“留屯”。

特点: - 长期驻守: 驻军长期驻扎在指定地点。 - 双重作用: 既有防御的作用,也有维护地方秩序的功能。 - 军事与行政结合: 军队不仅负责军事防御,还参与当地的治安管理等事务。

造句

  1. 唐朝时,在西北地区设立了多个留屯以抵御突厥的侵扰。
  2. 宋代为了加强对海南岛的控制,特意在岛上建立了几个重要的留屯据点。
  3. 清朝初期,为巩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曾大规模地进行驻军留屯
  4. 留屯不仅有助于稳定边疆地区局势,还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融。
  5. 明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与设置留屯相结合的策略,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这一区域的有效控制。

分词解释

liú

1 停止在某一个地方:停~。~学。~任。~级。~步。~守。~驻。2 注意力放在上面:~心。~神。~意。3 不忍舍弃,不忍离去:~连。~恋。4 不使离开:~客。~宿。挽~。拘~。5 接受:收~。6 保存:保~。~存。~别。~念。~后路。

tún,zhūn

1 聚集,储存:~粮。~积。~聚。2 驻军防守:~兵。~垦。~田(驻军开垦田地)。3 村庄:皇姑~。~子(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