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鹇的拼音、解释、组词
白鹇的简介:
bái xián
1.亦作"白鷳"。 2.鸟名。又称银雉。雄鸟的冠及下体纯蓝黑色﹐上体及两翼白色﹐故名。
1.亦作"白鷳"。 2.鸟名。又称银雉。雄鸟的冠及下体纯蓝黑色﹐上体及两翼白色﹐故名。
- AI解释
《白鹇》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指的是鸟名,一种外形优雅、羽毛洁白或银灰色的鸟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白鹇”不仅是一种鸟类,还常常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详细解释
- 名称由来:“白鹇”中的“鹇”,古音近似于今之“衔”,据说是因这种鸟常将尾羽上举,形如含花而得名。
- 外形特征:白鹇是一种大型的鸡类鸟类,雄性体长可达1米以上,拥有华丽的羽毛。头部为黑色,头顶有红色肉冠;颈部、背部和尾部羽毛洁白或银灰色;两翼具有宽大的黑羽,飞翔时如披着黑色斗篷。雌鸟体型较小,羽毛颜色相对暗淡。
- 生活习性:白鹇多栖息于竹林、灌木丛及山地森林中,以植物果实、昆虫等为食。它行动迟缓,善于隐蔽,常在晨昏或傍晚活动觅食。
- 文化象征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白鹇往往被视为高洁、典雅的象征,与君子的品格相联系。
造句
- 白天在深林中隐居着一种美丽的鸟类——白鹇,它们的羽毛洁白如雪,常常成为摄影师捕捉自然美景的对象。
- 这幅画中,画家巧妙地描绘了一只站立于青石之上的白鹇,它身姿优雅,仿佛正凝望着远方,尽显其高洁品格。
- 在古代文人的诗作中,经常可以看到“白鹇”的身影,如:“林下有佳人,自云是林鸾。手挥五弦唱,目送千里鸿。”
- 今天去公园散步时,我惊喜地看到了一对白鹇在草丛间悠闲漫步,它们的美丽令人赞叹不已。
- 这本书将自然与艺术完美结合,不仅详细介绍了白鹇的生活习性,还配以精美的摄影作品,让人仿佛置身于森林之中,欣赏着这优雅之鸟。
分词解释
白
bái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色。~米。2 明亮:~昼。~日做梦。3 清楚:明~。不~之冤。4 纯洁:一生清~。~璧无瑕。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卷。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忙。~说。7 没有付出代价的:~吃~喝。8 陈述:自~。道~(亦称“说白”、“白口”)。9 与文言相对:~话文。10 告语:告~(对公众的通知)。11 丧事:红~喜事(婚事和丧事)。12 把字写错或读错:~字(别字)。13 政治上反动的:~匪。~军。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剧。1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