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落牙齿和血吞的拼音、解释、组词
打落牙齿和血吞的简介:
dǎ luò yá chǐ huò xiě tūn
和:混合,拌。牙齿被人打掉,和着血一块吞下肚去。比喻吃了亏不让别人知道。也比喻失败了还要坚持做好汉。
和:混合,拌。牙齿被人打掉,和着血一块吞下肚去。比喻吃了亏不让别人知道。也比喻失败了还要坚持做好汉。
- AI解释
词语“打落牙齿和血吞”是一个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比喻表达,其字面意义是将被打落的牙齿和流出的血液一起吞下去。在汉语中,这是一种非常形象且有力的说法,用来形容人在遭遇屈辱或不幸情况时,即使痛苦难忍也选择了忍气吞声、默默承受的情况。
详细解释:
- 背景:这种说法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因某种原因不得不忍受侮辱、痛苦或者不公平的对待,尽管内心极度不满和痛楚,但为了某些目的(如保全个人名誉或利益)而选择忍耐。
- 情感色彩:这句话带有很强的情感色彩,表达了受害者内心的不甘与痛苦。它既是一种对现实无奈的妥协,也是对不公遭遇的无声反抗。
5个造句示例:
- 小明虽然被同学取笑为“小胖子”,但他还是强忍着没有大声哭泣,因为打落牙齿和血吞,他不想让妈妈担心。
- 虽然这次失败很打击我,但我选择将它视为成长的垫脚石,打落牙齿和血吞,继续努力前进。
- 妹妹被姐姐抢走了玩具,虽然委屈得眼泪直流,但为了家里的和睦,她选择了打落牙齿和血吞。
- 他因工作中的不公平对待而感到愤怒,但他明白现在不是公开争执的时候,只能选择打落牙齿和血吞暂时忍耐下去。
- 老板对她提出无理要求,尽管心里很不情愿,但她依然答应下来了。为了公司的利益考虑,她决定打落牙齿和血吞,尽力完成任务。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到,“打落牙齿和血吞”不仅是一种对个人困境的描述方式,也反映了社会文化中对于忍耐精神的某种肯定态度。
分词解释
打
dǎ,dá
1 击,敲,攻击:~击。殴~。~杀。2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炮。~雷。~信号。~电报。3 做,造:~首饰。~家具。4 拨动:~算盘。5 揭,破,凿开:~破。~井。6 举,提起:~灯笼。~起精神。7 涂抹,印,画:~蜡。~戳子。8 写出,开出:~证明。9 捆,扎:~包裹。10 合,结合:~伙。~成一片。11 获取,购取:~水。~鱼。12 除去:~消。~杈。13 定出,计算:~算。~腹稿。14 用,采用,使用:~比喻。15 玩,玩耍:~球。16 截,停,减,退:~住。~价儿。17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手势。18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交道。~短工。19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扫。~扰。20 自,从:~哪儿来?
落
là,luò,lào
1 丢下,遗漏:丢三~四。~了一个字。
牙
yá
1 齿(古代把大齿称为“牙”,现在“牙”是齿的通称,亦称“牙齿”):~垢。~龈。~碜。~祭。2 像牙齿形状的东西:抽屉~子。3 特指象牙:~雕。4 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商。~行。5 姓。
齿
chǐ
1 人和动物嘴里咀嚼食物的器官(通常称“牙”):牙~。~腔。~髓。~龈。~冷(笑必开口,笑的时间长了,牙齿就会感到冷。因谓讥笑于人,如“令人~~”)。2 排列像牙齿形状的东西:~轮。锯~。梳子~儿。3 因幼马每岁生一齿,故以齿计算牛马的岁数,亦指人的年龄:马~徒增(旧时自谦年长无能)。4 并列:不~(不能同列或不与同列,表示鄙弃)。5 谈到,提及:~及。不足~数。6 触:~剑(触剑受刀,指被杀或自刎)。
和
hé,hè,huó,huò,hú
1 相安,谐调:~美。~睦。~谐。~声。~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衷共济。2 平静:温~。祥~。~平。~气。~悦。~煦。惠风~畅。3 平息争端:讲~。~约。~议。~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是四。5 连带:~盘托出(完全说出来)。~衣而卧。6 连词,跟,同:我~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我~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服(日本式服装)。~文。大~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棋。~局。10 姓。
血
xiě,xuè
1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型。~脂。~压。~糖。~迹。~汗。~泪。~洗。~书。~雨腥风。~海深仇。2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统。~缘。3 喻刚强热烈:~性。~气方刚。
吞
tūn
1 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吐。~咽。~噬。狼~虎咽。气~山河。忍气~声。2 兼并,侵占:~没(mò)。~并。~蚀。~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