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峭的拼音、解释、组词

拗峭的简介:

ào qiào
1.谓不同于常调而峭劲有力。

  • AI解释

词语“拗峭”源自古代中国文学,主要用来形容一种文学风格或表达方式。它通常用于评价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特点。其中,“拗”指的是诗句中字面结构上的不规则性,通常与传统格律的规范形成对比;而“峭”则指这种不规则所带来的强烈鲜明的效果和新颖别致的感觉。

详细解释

  • :指的是在诗词创作中故意打破常规韵脚、平仄等格律要求,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声音效果。它往往给人一种意外之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 :则是指由于这种“拗”的手法所带来的一种鲜明、强烈甚至有时是刺目的艺术效果和表达力。

造句

  1. 著名诗人杜甫的《丽人行》中便巧妙地运用了“拗峭”之笔,使得诗歌不仅在内容上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象,在形式上也给人以全新的体验。

  2. 李白的诗风多变,“拗峭”是他作品的一大特色。如《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就是典型的例子。

  3. 在古代文人中,韩愈是运用“拗峭”手法创作诗歌、散文的大家之一。例如他的《晚春》一诗通过打破传统格律来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

  4.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一句就展现了“拗峭”的艺术效果,在平实之中突显了豪迈和坚定之情。

  5. 在现代文学中,尽管传统形式的诗词创作减少了许多,但“拗峭”的精神仍然存在。例如,现代诗人用自由诗的形式表达内心情感时,也会尝试打破常规结构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拗峭”作为一种文学手法,不仅能给作品带来新颖独特的艺术效果,还能更加生动地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分词解释

ǎo,ào,niù

弯曲使断,折:竹竿~断了。

qiào

1 山又高又陡:陡~。~壁。峻~。~立。~丽(a.陡峭而多姿;b.文辞遒劲华美)。~拔。2 形容严峻:~寒。~急。~劲。~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