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枣的拼音、解释、组词

扑枣的简介:

pū zǎo
1.击落枣子。

  • AI解释

词语“扑枣”指的是在枣子成熟季节,人们用手拍打枣树上的果实使其掉落,便于收集的过程。通常这一行为是家庭或社区共同参与的活动,在农村尤其常见。它不仅是一次丰收的象征,也是邻里间互助合作的一种表现。

详细解释:

  • 词语来源:源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生活习俗。
  • 动作描述:“扑”在此处意为用手拍打、敲击,“枣”指的是枣树所结之果。
  • 文化意义:体现了农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同时象征着丰收和共享。

造句:

  1. 春暖花开后,李大爷带领大家去村东头的枣园扑枣
  2. 每年秋天,村庄里都会举行扑枣节,庆祝一年的好收成。
  3. 妈妈说,小时候村里家家户户一起扑枣,是她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4. 红红的枣子洒落一地,孩子们欢呼着奔向树下开始扑枣
  5. 邻里间互相帮助扑枣,不仅收获了果实,也加深了彼此间的友情。

通过上述解释和造句,可以看出“扑枣”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农业活动,它还蕴含着浓厚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

分词解释

1 轻打,拍:~粉。~蝇。~打。2 击拂的用具:粉~。3 冲:~灭。~救。4 相搏击:相~。~跌。5 跌倒:~地。6 伏:~在桌上看书。7 杖,戒尺,亦为中国周代九刑之一。

zǎo

1 落叶灌木或乔木,枝有刺,叶卵形,开小黄花,核果称“枣子”或“枣儿”,椭圆形,熟时红色,可食:~红。~泥。囫囵吞~(喻读书等不加分析辨别地笼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