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政的拼音、解释、组词

托政的简介:

tuō zhèng
1.委以政事。

  • AI解释

托政》通常指的是将政权或治理权委托给他人,这是一种政治行为。在古代中国,有时君主会把国家的政务交给亲信或有能力的大臣代为处理,这种做法被称为“托孤”或“托政”。通常,“托政”涉及的是对国家大政方针进行暂时性或长期性的委托管理。

详细解释

  1. 托政:指将治理国家的责任、权力临时或永久地交给他人来行使。这往往发生在君主因年老、疾病或其他原因不能亲自执政时,会选择有才能的臣子来代为处理国事。
  2. 历史背景:“托政”这一概念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尤为常见。如三国时期刘备临终前将刘禅(即后来的后主)及国家大事交予诸葛亮管理;另外还有汉朝光武帝刘秀在病重时将皇位传给其子刘庄,并任命大司马吴汉等人辅佐新君。
  3. 意义托政体现了对继任者的信任和对未来发展的考量,同时也反映了权力的转移过程。

造句

  1. 刘备为了蜀汉基业,在临终前将国家大事全权交给了诸葛亮先生,这种做法被称为“托政”。
  2. 在君主制时代,“托政”往往是处理皇位传承及政权平稳过渡的一种方式。
  3. 当年刘备病危时,将后事完全托付给诸葛亮,这就是所谓的“托孤”或“托政”。
  4.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曹操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对各路人才进行“托政”,任命其为一方之主。
  5. 面对内忧外患,明成祖朱棣决定将政务暂时交由其长子朱高炽来处理,这也可以视为一种“托政”。

分词解释

tuō

1 用手掌承着东西:两手~着下巴。2 陪衬,铺垫:衬~。烘~。3 承着器物的东西:~盘。4 寄,暂放:~身,~售。~儿所。5 请求、帮助:请~。恳~。6 借故推诿躲避:推~。假~。7 依赖:~福。~庇。8 委任:~付。委~。9 压强单位。

zhèng

1 治理国家事务:~治。~府。~党。~权。~纲。~策。~令。~绩。~见。~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局。~变。参~。议~。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邮~。民~。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