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讹的拼音、解释、组词

订讹的简介:

dìng é
1.订正文字谬误。

  • AI解释

订讹》在现代汉语中并非一个常见的词汇,它是由两个部分组成:“订”和“讹”。根据字面意思,“订”是校正、修订的意思;“讹”则指的是错误。因此,《订讹》可理解为纠正或修正错误的意思。

详细解释

  • :动词,指进行修改或调整。
  • :名词,通常指书写、记载中出现的错误或谬误。
  • 订讹:动宾结构,主要意思是对文献资料、记录等进行校正和修正以消除其中的错误。

造句

  1. 学术研究者在出版前会仔细进行订讹工作,确保研究成果没有错误。
  2. 历史学家花了数年时间订讹古代文献中的谬误,为后人提供了更准确的历史资料。
  3. 报刊编辑收到读者来信指出报纸上的错误后,立即安排人员订正。
  4. 为了使文章更加严谨可靠,作者反复阅读并进行订讹工作,确保每个细节都无误。
  5. 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注重订讹工作,以保证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学生。

以上句子展示了“订讹”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场景。希望这些示例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词汇。

分词解释

dìng

1 改正,修改:~正。考~。校(jiào )~。修~。2 约定,立(契约):~立。~购。~约。3 用线、铁丝、书钉把书页、纸张连在一起:装~。4 制定:~计划。5 评议:“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二论相~,是非乃见”。

é

1 错误:~字。~误(文字、记载错误)。~谬。~传(chuán )。以~传~。2 敲诈,假借某种理由向人强迫索取财物或其他权利:~诈。3 谣言:~言(➊诈伪的话,谣言;➋胡言乱语)。4 感化,变化:“岁月迁~。”5 野火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