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成得袍的拼音、解释、组词

诗成得袍的简介:

shī chéng dé páo
夺锦:相传武则天游龙门,命群臣赋诗,先成者赏锦袍。指科举及第或竞赛优胜者。也用以称赞文才出众或被宠赐。

  • AI解释

词语“诗成得袍”其实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语,但可以理解为一种描述诗人完成作品后获得某种荣誉或者奖励的情景。这里,“诗成”指的是写成了诗歌,“得袍”则暗示了某种嘉奖或赏赐。在中国古代文人文化中,特别是科举时代,有时会用袍子作为对文学成就的表彰形式之一。

解释

  • 诗成:指诗人完成了一首诗作。
  • 得袍:在某些场合下,为了鼓励创作或者庆祝某位诗人的作品,会给予他特定的奖励,如袍子等物质奖励。这往往象征着对文学成就的认可与尊重。

造句

  1. 李白挥毫疾书,一气呵成,最终他不仅得到了皇帝的赞赏,还获得了皇帝赏赐的一件精美袍子,真是诗成得袍
  2.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眼中,写诗作赋不仅是个人才华的展现,有时候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比如诗成得袍
  3. 小时候听祖父讲过一个故事:唐代某位诗人因一首传世之作而获得了皇帝赐予的华丽袍子,此事一时传为佳话。
  4. 为了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诗歌创作,《诗刊》社决定实行“诗成得奖”制度,即每首入选的作品都能获得一定的奖励。
  5. 在这次文学比赛中,获奖者不仅能得到丰厚的奖金和证书,还将有机会穿上主办方特意准备的“荣誉袍子”,以示对他们的鼓励与认可。

这些造句旨在形象地表达“诗成得袍”的意境及其背后的意义。

分词解释

shī

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

dé,děi,de

1 获取,接受:~到。~失。~益。~空(kòng)。~便。~力。~济。心~。2 适合:~劲。~当(dàng )。~法。~体。3 满意:~意。扬扬自~。4 完成,实现:饭~了。~逞。~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5 可以,许可:不~随地吐痰。6 口语词(①表禁止,如“~了,别说了”;②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páo

1 中式长衣:~子。长~。旗~。棉~。皮~。同~(旧时军人相称)。~泽(“袍”和“泽”均为古代衣服,后以此称军队中的同事,如“~~之谊”、“~~故旧”)。2 衣服的前襟:“反袂拭面,涕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