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注官的拼音、解释、组词

记注官的简介:

jì zhù guān
1.随侍天子左右记录天子言行的官﹐即起居注官。清代由翰林﹑詹事等日讲官兼任。

  • AI解释

词语“记注官”在古代中国的行政体系中特指一种负责记录和管理官方文件、文书、档案等重要资料的官员。这一职位通常属于各级政府机构,其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起草或审核公文,整理与归档各类文档材料,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地保存和传递。

详细解释

  • 职能范围记注官的工作不仅限于记录日常行政事务,还包括参与重要文件的起草、核对工作。他们对于维护政府机关内部的信息流通、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 历史地位:在古代中国,特别是唐代及之前,由于纸张等书写材料相对珍贵且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因此对公文和档案的管理尤为重视。“记注官”的设置即反映了这一时期文书行政管理的精细化需求。

造句

  1. 在唐朝初期,为了更好地记录中央决策与地方政务情况,朝廷特设了专门负责起草诏书、记录会议内容等工作的“记注官”。
  2. 某些重要历史文献中所记载的内容,就是由当时的记注官在公文处理过程中详细记录下来的,为后世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3. 由于记注官的职责非常关键,因此选拔时不仅要考虑其个人才能,还要考察其诚信度与保密意识。
  4. 在明清两朝,虽然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了对地方文书管理的要求,但记注官的角色依然重要,确保了皇帝诏书等重要文件能够准确无误地传达至各级政府。
  5. 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后,北宋文献大多散失,幸存下来的部分则得益于当时负责记录与保存这些历史档案的记注官们的努力。

以上是关于“记注官”的解释及五个相关造句的例子。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1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取。~性。博闻强~。2 把事物写下来:~录。~功。~者。3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游~。日~。大事~。4 符号,标识(zhì):印~。标~。~号。5 古时的一种公文:奏~。笺~。6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胎~。7 量词,指打一下:给他一~耳光。

zhù

1 灌进去:~入。~射。大雨如~。2 (精神、力量)集中在一点:~视。~目。~意。3 用文字来解释词名:~解。~释。~音。夹~。4 解释词句所用的文字:~疏(注解和解释注解的文字的合称)。5 记载,登记:~册。~销。6 赌博时所下金钱财物:下~。赌~。7 量词,多用于款项或交易:一~钱。

guān

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吏。~僚。~邸。~腔。~署。~厅。~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办。~费。~方。~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器~。五~。~能。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