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镜的拼音、解释、组词

西洋镜的简介:

xī yáng jìng
1.亦作"西洋景"。 2.民间一种供娱乐用的装置﹐匣子里装着画片﹐匣子上有放大镜﹐可见放大的画面。因最初画片多西洋画﹐故名。 3.比喻故弄玄虚借以骗人的行为或手法。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早期民俗杂艺拉洋片的表演装置。参见「拉洋片」条。

2. 比喻故弄玄虚骗人的技巧或手法。如:「拆穿西洋镜」。

西洋镜》这个词通常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俗语,但在一些地区和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它被用来形容一种展示各种小玩具、工艺品或者图片等物品的小装置。这种装置在过去的街头表演中很常见,通过转动把手来使内部装设的各种物件快速移动,以此制造出一种动态视觉效果,使得观众能够欣赏到一系列的图像或物品。

详细解释:

  • 概念来源:这个词汇来源于过去的一种民间娱乐方式。“西洋镜”实际上是一种早期的光学玩具,在中国各地都有类似的装置,但因为名字中带有“西洋”,可能是因为这种设备在19世纪通过西方传入中国而得名。
  • 使用场景:它常用来形容旧式的小型展示装置或用于教育宣传的简易视觉工具。由于年代久远,“西洋镜”的概念已经超出了其原始意义,更多地被用来形容某种过时或者缺乏真实性的事物。

造句:

  1. 这个摊位上的“西洋镜”里装着各种精致的小玩偶和玩具。
  2. 小时候的我总是对那个装满彩色图案的“西洋镜”充满了好奇。
  3. 那些年青人沉迷于虚拟现实,就像过去人们对“西洋镜”的痴迷一样。
  4. 他的故事听起来像是一个古老的“西洋镜”,虽然有趣但缺乏真实的细节。
  5. 这种营销方式就像是一种过时的“西洋镜”,让人感觉有些虚假。

请注意,“西洋镜”这个词在不同的地区或文化背景下的具体用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上述解释和造句主要基于普遍认知。

分词解释

西

1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面。~晒。~域。~方。~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宫(借指妃嫔)。2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学。~画。~餐。~医。3 姓。

yáng

1 比海更大的水域:海~。2 广大,众多,丰盛:~溢。~~。3 指外国的,外国来的:~人。~货。~为中用。4 指现代化的(区别于“土”):土~结合。5 银元:大~。~钱。

jìng

1 用来映照形象的器具:~子(亦指“眼镜”)。~台。~匣。~奁。铜~。穿衣~。2 利用光学原理制造的各种器具,上面的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头。~片。眼~。胃~。凸~。凹~。三棱~。望远~。显微~。3 监察,借鉴:~戒。4 照耀:“荣~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