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不文,行之不远的拼音、解释、组词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的简介:

yán zhī bù wén,xíng zhī bù yuǎn
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AI解释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这句话出自《礼记·聘义》,原句是“言语之美,穆穆皇皇。言之不文,行之不远。”这句古语强调了语言表达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于影响力的深远影响。

详细解释

  1. 言之不文:这里的“言”指的是口头的表达或发言,“文”指修饰、文采。“言之不文”意为言语未经修饰,没有文采。
  2. 行之不远:“行”在这里指的是影响力或者效果。整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不注重语言的修辞和文采,那么所说的话将难以产生广泛的影响或持久的效果。

这句话强调了在沟通时讲究言辞的重要性,认为具有文采、逻辑清晰的语言更能打动人心,从而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它启示我们在表达观点、进行交流时要重视语言的艺术性与精准度。

造句

  1. 在这次演讲中,他意识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的道理,因此精心准备了富有感染力的开场白。
  2. 虽然他的论点很有价值,但由于表达方式过于直白,难以达到预期的影响范围。这让他深刻体会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的道理。
  3. 小李在做商业计划书时,特意加入了精美的图表和详实的数据分析报告,使得演讲更加生动有力。这正是“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原理的应用。
  4. 在进行政策宣讲时,张经理注意到了语言的重要性,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专业术语,并努力用贴近大众的语言解释,从而更好地传达了信息。
  5. 为了提升文章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小王在写作过程中反复斟酌每个字句,力求做到“言之有物,行之不远”,最终作品获得了广泛好评。

分词解释

yán

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5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háng,xíng

1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5 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6 行业:同~。各~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

yuǎn,yuàn

1 距离长,与“近”相对:~方。~道。~程。~景。~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见(远大的眼光)。~虑。~谋。~客。遥~。~走高飞。舍近就~。2 时间长:~古。~祖。长~。永~。3 关系疏,不亲密:~亲。疏~。~支。4 深奥:言近旨~。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