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宫的拼音、解释、组词

攒宫的简介:

zǎn/cuán gōng
1.天子的殡宫。

  • AI解释

攒宫》,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葬制文化,指的是将多位皇帝或皇后在死后陆续迁葬到一处特定的地方。这是一种古代帝王陵寝的一种特殊形式,旨在体现皇家宗庙的尊贵与统一性。通常情况下,这些被选定的位置被称为“定陵”、“合葬园”等,在这里不仅有主要的皇室成员,还有一些重要的大臣、功臣或妃嫔也会一同安葬。

详细解释:

  1. 攒宫:古代的一种葬制,即选择一处地方作为多座帝王陵墓或者重要人物的共同埋葬之地。这种做法体现了对某些特定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尊崇与纪念。
  2. 区别于传统的独立皇陵,攒宫中的多位帝王、皇后或是其他重要人物被集中安葬在同一地点。

造句:

  1. “历史上著名的明十三陵就是一个典型的攒宫实例。”
  2. “为了表达对已故先贤的敬仰之情,国家决定在京城内修建一座专门的攒宫。”
  3. “古人认为将多位帝王葬于同一地方可以更好地体现皇权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因此创造了攒宫这一特殊形式。”
  4. “现代学者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逐步揭示了诸多关于历代攒宫的具体布局及意义。”
  5.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某历史遗址成功升级为集研究、保护和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攒宫文化园区。”

以上是对“攒宫”一词及相关概念的理解与应用示例。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zǎn,cuán

1 积聚,积蓄:~钱。积~。

gōng

1 房屋(封建时代专指帝王的住所):~室。~廷。~殿。~观(guàn )(①供帝王游乐的离宫;②道教的庙宇)。~禁。~苑。~刑。2 神话中神仙居住的房屋:天~。龙~。蟾~。3 庙宇的名称:雍和~。4 一些文化娱乐场所:少年~。文化~。5 天文上黄道分为十二宫,每一宫三十度。6 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1”。7 指“子宫”(妇女生殖器官)。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