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孥的拼音、解释、组词

收孥的简介:

shōu nú
1.亦作"收帑"。 2.古时,一人犯法,妻子连坐,没为官奴婢,谓之收孥。

  • AI解释

收孥”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指因犯罪而使妻子和儿女一同受罚,即连坐的意思。这个词汇通常出现在法律条文或历史文献中。

详细解释

  • 来源与用法:《汉书·刑法志》中有记载:“收孥,谓妻及子也。”这句话说明了“收孥”的具体含义,即是妻子和儿女都要受到处罚。
  • 历史背景:在古代中国,法律较为严苛,经常采用连坐制。即一个人犯罪,其家人也要被牵连受罚,以此达到威慑的效果。

造句

  1. 在秦朝时期,如果有人犯了重罪,“收孥”制度会使他不仅身陷囹圄,还要让妻子和儿女受到相应的惩罚。
  2. 古代法律中的“收孥”原则表明,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即便家庭成员之间无直接联系犯罪事实,也可能共同承担相应的责任。
  3. 《史记》中记载了一个实例:某官吏因受贿被处死,“妻与子皆收孥”,全家均受牵连。
  4. 虽然“收孥”在现代已不再实行,但回顾历史可以发现,这种连坐的做法对于强化法律约束力曾有一定的作用。
  5. 这种古代的司法实践反映了当时社会治理模式的特点和局限性,“收孥”的规定在今天看来并不合理,但它也揭示了社会对犯罪行为零容忍的态度。

请注意,在现代法治社会中,人们已经不再使用“收孥”这样的概念来处理法律问题。这种做法被认为是不人道且不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的。

分词解释

shōu

1 接到,接受:~发。~信。~支。~讫。~益。2 藏或放置妥当:这是重要东西,要~好了。3 割断成熟的农作物:~割。~成。麦~。4 招回:~兵。~港。5 聚,合拢:~容。~理。~集。6 结束:~尾。~煞。~盘。7 逮捕,拘押:~捕。~监。~押。~审。8 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束。~心。~伏(亦作“收服”)。